读“益者三友”——教书匠读《论语》之五

标签:
教育教书匠读论语交友之道为人之道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读“益者三友”
——教书匠读《论语》之五
我楚狂人
《论语》云:“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三种朋友对自己有好处,这就是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见识广博的朋友。有三种朋友对自己有害处,那就是那就是走邪路的朋友,阿谀奉承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说得真透彻。朋友正直可以随时指正你的错误,朋友诚信可以让你懂得诚信的可贵,朋友见识广博可以增进你的知识,激发你学习的动力。这样的朋友也许不讨人喜欢,但是真的对自己有帮助。走邪路的朋友不说带你走邪道,至少也会连累你;阿谀奉承的朋友不会指出你的错误,让你自我感觉越来越好;花言巧语的朋友满嘴都是鬼话,卖了你还帮他数钱。这样的人不是朋友,而是害你的人。这些话,对我们今天的人们人际交往能不有所借鉴吗?
问题是,我们今天的教育从不教人交友之道,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网络时代,很多人都迷恋于虚拟世界,满街都是被手机控制的低头一族。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年青一代越来越不会与现实中的人交往了。更何况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人,生活中本来就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多的是众多长辈的迁就与溺爱,听惯了顺耳的话,习惯于家人的迁就,把别人的照顾视为应该。这样,“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就乘虚而入了。加上我们的教育又缺了这一课,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也常说教育学生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做人,但是又如何落到实处呢?我看孔子提出的交友之道就是实处,当然这不是“学会做人”的全部。
我看这个交友之道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我们要求自己“直、谅、多闻”,做一个“益友”,远离“便辟、善柔、便佞”,不做“损友”,更重要的是不做坏人。同时我们要亲近“直、谅、多闻”,的“益友”,远离“便辟、善柔、便佞”的损友。我们的教育应该有这样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学会做人,不妨从交友之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