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阊门内街坊:天库前等2一、老街天库前1

(2015-10-15 07:32:39)
标签:

文化

金阊门旧事

天库前

历史

分类: 往事如烟

阊门内街坊:天库前等2

——金阊门旧事之十四

我楚狂人

一、老街天库前1

多少年在天库前走来走去,习惯于它的破破烂烂。2004年,我带学生普查阊门历史街区,惊喜地发现,天库前原来是保留老屋最多的街坊。后来,天库前被列为“绝对保护区”,进行了修缮。

心情很矛盾。我希望这里的住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毕竟老房子里生活太艰难了。但是又怕整修得不伦不类,真古董成了假古董。太难了。

天库前,东起吴趋坊,西接专诸巷,全长382米,平均宽2.8米,原为弹石路面,1982年起,先后改为水泥路、沥青路面,这次老街坊整治改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整条街道,基本上都是一二层的旧房,大多是清代建筑,很少新建筑。

天库原意,一为星名,一为皇帝府库,但苏州天库、地库,均为道士建坛禳灾处。苏州天库此巷,故名。这样命名的苏州街巷并不少,如观前街、道前街、卫前街、卫道观前、镇抚前,等等。天库前原名郑使桥巷、天库巷。卢熊《苏州府志》、王鏊《姑苏志》等均作郑使桥巷。郑使桥,在天库前东端与吴趋坊交汇处,是贯通吴趋坊的桥梁。由此可见,天库前原先也是沿河的小街,现在河没有了,桥也不在了。只是天库前的沿街小河在街南还是街北?一点也没有踪迹。这不像宝林寺前,还看得出原先的小河在街北。

郑使桥,因宋人郑戬得名。郑戬(992年—1053年),字天休,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郑载之弟,早孤。客居京师,师事杨亿。娶李昌言第四女。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历越州通判、三司户部判官、知制诰,迁权知开封府、三司使,累官至枢密副使。庆历元年(1041年),为宰相吕夷简所忌,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迁给事中,累徙永兴军,奏岁减输木二十余万,又奏罢括籴,治豪恶甚严,为政有能绩。后为吏部侍郎,拜奉国军节度使。“郑使桥”的“使”应该是指节度使。皇祐五年(1053年)卒,年六十二(一作六十三),赠太尉,谥文肃。《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阊门内街坊:天库前等2一、老街天库前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