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外街坊:山塘街7三、山塘街主要的文化遗存2

标签:
文化阊门旧事山塘街玉涵堂 |
分类: 往事如烟 |
阊门外街坊:山塘街7
——金阊门旧事之四
我楚狂人
三、山塘街主要的文化遗存2
玉涵堂
从山塘街过通贵桥折向西不远有玉涵堂。门牌为阊门外广济路东杨安浜16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玉涵堂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玉涵堂为明代大学士吴一鹏故居,俗称阁老厅,苏州民间称明代内阁大学士为“阁老”。吴一鹏(1460-1542),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累官至大学士,出为南京吏部尚书,谥号“文端”。故居现有房屋可分三路五进,南向,前临小河(其西段已填塞)。其正路偏东,第一、二进为楼,第四、五进是与两厢连通的走马楼。第三进主厅即"玉涵堂",面阔三间16米,进深六檩14米,扁作梁架,东西两山墙贴砖细墙裙,青石鼓墩柱础,属明代遗构。整个建筑群除主厅外,其他均为清代建筑。为山门外现存极少的古建筑群,也是苏州市区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厅、堂、楼、阁、斋,各种建筑形态一应俱全。
1995年,我们普查山塘街时,玉涵堂还是苏州茶厂仓库,长期无人管理,破败不堪。 整修山塘街时苏州市政府把玉涵堂列入了首个重修对象,动用五百多名能工巧匠开始了玉涵堂的重修工作。我的一位亲属负责了重修设计工作,亲历全过程。他们给玉涵堂注入了现代艺术理念,使它在古典风格上又加入了时尚元素。重修后的玉涵堂“山塘高级会所”的名声,名闻遐迩。
现在的玉涵堂建筑群东路为桃花坞木刻年画工作室。这里不仅全面展示了发源于山塘,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而且还全过程演示了此画制作过程。
中路建筑为吴一鹏宅邸的主厅――玉涵堂的所在地。玉涵堂其名取“君子于玉比德”之意。玉涵堂建筑高大宏敞,它面阔三间,进深九架屋(前面一架廊屋不计在内),扁作梁架,前为翻轩,柱础为雕花青石鼓墩,墙身勒脚处为波浪纹雕花砖,建筑风格极为大气。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参观了玉涵堂后,对此极为欣赏,欣然写下了“文物化新,玉涵于堂”的题词。
西二路建筑的山塘人文风情馆对古老山塘作了准确的复制。该馆分为山塘管窥、市井民风、风雅书香、官宦世家、商贾鳞集和红袖鬓影六大部分,以富有文化气息和历史氛围的形式为主调,运用具有现代思维的布展技巧和高科技幻影成像手段真实地再现了山塘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风情。馆中的图片、实物无一不弥足珍贵,特别是耗资百万之巨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幻影成像”,展示方式奇特、故事情节奇趣,让人在短短的8分钟时间里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神州第一街”喧嚣和繁华。
建筑群的西二路原为苏绣顶级大师任嘒闲先生的刺绣工作室,是山塘保护性修复工程的资料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