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雨蒙蒙品震泽(修改稿)1一、震泽地名考

(2015-06-05 06:27:06)
标签:

旅游

姑苏风光

申遗九镇

震泽

地名

分类: 姑苏风光

细雨蒙蒙品震泽(修改稿)1

我楚狂人

江南就是这样,一场绵绵细雨就显出她分外旖旎的风情。难怪聪明的古人抓住了这个最基本的特征,概括出“杏花春雨江南”这样的名句来。其实未必是春雨才让江南变得格外缠绵,只要有一场细雨,江南就会变得风情万种。

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似乎已经离开我们很遥远,但是如果你在细雨蒙蒙的时分漫步在江南小镇的石板街上,就会感到戴望舒的朦胧和迷惘似乎并不遥远。细雨中的江南小镇会让人多愁善感,会让人感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及了,会让人油然想起深藏在心底的人和事。这次,与家人一起在濛濛细雨中漫步在震泽的石板街上就让我想起了在陈墓的岁月:打一把雨伞,穿过悄无人声的街市,推开一扇木门,对着棋友会意一笑,然后就是惯常的手谈。寻常事,不了情。

我这是第三次到震泽。早在上世纪末,我带着我们语文组的同事到震泽中学听特级教师汪兆龙先生的课。当时舍近就远,去游览了浙江的乌镇和西塘,竟没有细细品读震泽。那时的震泽还没有开发旅游。第二次是参加吴江文联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座谈会,发了言。饭后主人把我们带到了刚刚开发旅游的震泽,见到了师俭堂。也就是那一次,激发了我对震泽的浓厚兴趣,让我带着家人一起冒着蒙蒙细雨重游震泽。

一、震泽地名考

太湖古称震泽,为什么震泽镇与之重名呢?

震泽地处江浙之交,大运河之支流頔塘河东西横贯全镇,人文荟萃,风光旖旎,是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镇。震泽自古有“吴头越尾”之称,震泽与浙江湖州市的文化大镇南浔紧邻,所辖乡村甚至犬牙交错,难分彼此。自古以来,震泽多次划归乌程,也就是现在的湖州。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设镇,因濒临太湖而得名于太湖别称震泽。清雍正四年曾设县,1949427日,吴县解放,东山、西山及太湖湖区划建太湖行政办事处。19535月,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办事处改建震泽县。1959年撤销震泽县,复并入吴县、吴江县。

清代《百城烟水》云:震泽镇,在双杨村西四里,北滨太湖。《书》曰震泽底定,因名。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别称具区、笠泽、震泽,烟波浩渺,三万六千顷,震泽镇借太湖以得名。明朝洪武年间窦德远编纂的《松陵志序》言:禹导水源至此,故曰震泽底定,言底于定而不震动也。距邑西南九十里,有桥曰底定。《吴越春秋》谓范蠡于此乘舟出三江口,其地亦有桥曰思范,至今遗迹不泯。清人徐崧所吟的七绝《太湖巨浸》中亦言:巨浸源长近接苕,秋来葭炎亦萧萧。输他震泽名偏古,禹迹犹传底定桥。现在震泽镇上有古桥“震泽底定桥”据说是吴江最古老的桥,慈云寺前的禹迹桥据说就是几年大于治水“震泽底定”的。

细雨蒙蒙品震泽(修改稿)1一、震泽地名考

细雨蒙蒙品震泽(修改稿)1一、震泽地名考

细雨蒙蒙品震泽(修改稿)1一、震泽地名考

细雨蒙蒙品震泽(修改稿)1一、震泽地名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