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周庄5四、周庄的文化遗存和旅游创业之路1

标签:
旅游姑苏风光申遗九镇周庄旅游开发 |
分类: 姑苏风光 |
夜雨周庄5
——苏州申遗九镇之四
我楚狂人
四、周庄的文化遗存和旅游创业之路1
一万元起家的周庄旅游至今还是一段叫人津津乐道的佳话。这里不能不说起一个叫做庄春地的人物。
庄春地,土生土长的周庄人,陈墓中学老三届68届高中生,插队务过农。陈逸飞的油画让周庄热闹起来之时,庄春地正担任周庄文化站长。他接待了陈从周,接待了三毛,萌生了开发周庄古镇旅游的念头。他一再向当时的周庄党政领导游说,终于批到了一万元启动资金。就这样,他精打细算,步步为营,逐步打开了局面。周庄今天的局面,可说财大气粗,都源于这一个念头,都源于这一万元。
1980年5月,庄春地任周庄文化站站长,1988年5月兼任周庄旅游发展总公司总经理;1992年4月,被选为周庄镇人民政府副镇长;1997年2月,被选为镇长,兼任苏州周庄古镇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2002年,任周庄旅游发展总公司董事长。
周庄的旅游从沈厅开始,这很有眼光。首先,旅游要有“噱头”,沈万山就是很好的“噱头”;其次,旅游要有看头,沈厅和周边的富安桥、双桥连成一片,就很有看头,沈厅本身水码头、走马楼也很有看头。
周庄最早收费开放的是沈厅,也就是沈万山的故居,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事情。
第一次听说周庄要搞旅游,开放沈厅,就由“当方土地”老同事金福元先生带着走过富安桥,经石板街,来到当时还是农机厂的沈厅。农机厂的陈厂长是我的学生家长,他的一双儿女是我1985、1986两年的学生,现在都在苏州定居发展。当时陈厂长陪我们穿过满地零件杂物的大厅,上了楼梯,看了楼上的暗窗和走马楼。老陈厂长是个朴实厚道的人,少言寡语,但是待人极真诚,当时他正在操心搬厂的事情。
第二次去沈厅,沈厅已经整修好开放了,好像要收门票,极便宜的那种。我们是镇政府的客人,自然是免票的。进沈厅门,发现我的刚毕业不久的学生1987年毕业的陈建中在沈厅做导游。小陈是周庄本地人,白白净净清清秀秀的小伙子,见到母校老师来,还有几分羞涩。小陈还悄悄对我说,什么时候请老师补补文史知识的课。但是并没有机会,我不久调回苏州任教了,而小陈也逐渐成为周庄镇的领导干部之一,不再是导游了。
也就是那一次,我们去了正准备开发的张厅,那时还是一个大杂院子,“七十二家房客”。但是,当我们看见小河从宅第里穿过,小船可以停靠在庭院的时候,我们眼前一亮:这实在是太有水乡特色了。
渐渐地,周庄不再满足一座厅一座厅地开发了,把整条街封起来卖钱。渐渐地,周庄出现了铺天盖地的“万山蹄”……
这就是周庄模式。
周庄是否是“中国第一水乡”?我不知道。不过周庄在古镇旅游中的商业气息之浓,肯定是中国第一。但是周庄是中国第一家搞古镇旅游开发的,周庄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