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三要素”与平民作文教学的建构4
(2015-04-23 08:41:35)
标签:
教育写作教学议论文三要素 |
分类: 写作杂谈 |
议论文“三要素”与平民作文教学的建构4
王家伦
(《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4A)
(苏州大学文学院
【内容摘要】教学议论文与学术议论文是两回事,前者虽甚为低级,却是今后发展的基础。议论文三要素为教学议论文的要素,是中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必须。中学语文教学没有培养写作精英的任务,能让中学生比较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成功,这就是平民作文教学。事实证明,从三要素入手学习议论文,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议论文;三要素;教学议论文;平民作文教学
四、议论文三要素与议论文习作
还是回到文章的题目上来,那就是议论文三要素(我们在前文称之为 “旧”三要素)与“平民作文教学”的建构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才是我们这篇论文的归结。
如何面对中学生怕写作文,厌恶作文的现状,这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我们参加江苏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十几年,也始终在一线致力于这个问题的探索。我们做到了能让自己的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写作,会写作;但是又如何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构建我们的“平民作文教学”呢?我们以为,关键还是从较低的起点开始养成学生的写作习惯,最后才能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命状态。这样,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脱离无的放矢的尴尬,进入事半功倍的理想境界。
中学生最厌烦空头说教,希望能现实地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学生为什么愿意化大量时间做数理化题目,因为他有成就感,做一道题有一道题的收获。同样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写作,因为缺乏成就感,看不见自己的进步。换言之,如果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也能给学生简明切实的标准,使之有简单易行的努力方向,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就是“平民作文教学”的构建。而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旧”三要素恰巧就是一种简明切实的标准和简单易行的努力方向。实现了这个,学生的议论文至少就是议论文了。就拿苏州地区来说,苏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淦华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从“旧”三要素入手进行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实验,取得良好效果;特级教师李国平在他任职的吴江进行初中议论文写作系列训练,也从“旧”三要素入手,效果明显。我们参与的一些有关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探索,都从“旧”三要素入手,能很快就让普通中学生写出议论文。这样,有了成就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来了。
这就是我们对议论文“三要素”和“平民作文教学”的构建的切身体会和思考。至少在目前,“三要素”的提法有利于中学生写出像样的议论文。这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不可否认,我们的中学教育应该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标,但是这个“合格”的准绳不在某一高端领域。稍微具体一点来说,中学教育一方面为高校输送能进一步深造的人才,一方面为社会储备能自食其力的建设者。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决不能揠苗助长。——如果 潘教授能深入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线做一些较为深刻的调查研究,或许会发出我们企盼中的振聋发聩的呼喊。
【注释】
①潘新和.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J].语文建设,2012,(1)
[1] ※作者介绍
王家伦(1949——)男,汉族,江苏昆山人,文学学士,苏州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
张长霖(1948——)男,汉族,江苏苏州人,苏州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中国古典小说、苏州地方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