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议论文“三要素”与平民作文教学的建构1

(2015-04-20 07:17:15)
标签:

教育

写作教学

议论文

三要素

分类: 写作杂谈

议论文“三要素”与平民作文教学的建构1

                      ——与潘新和教授商榷

王家伦  张长霖[1]

(《语文教学通讯》20154A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内容摘要】教学议论文与学术议论文是两回事,前者虽甚为低级,却是今后发展的基础。议论文三要素为教学议论文的要素,是中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必须。中学语文教学没有培养写作精英的任务,能让中学生比较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成功,这就是平民作文教学。事实证明,从三要素入手学习议论文,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议论文;三要素;教学议论文;平民作文教学

 

最近,在《语文建设》上读到了 潘新和教授《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与《“议论文三要素”的重构》两篇文章,并关注了因之而引起的热闹争论,颇有感触。一方面深感潘教授敏锐的探索精神与“振聋发聩”的呼唤,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疑惑。故不揣浅陋,也议上几句,与潘教授商榷。

一、“教学议论文”与“学术议论文”

当我们讨论议论文“三要素”的时候,必须对议论文先做一番并不多余的分析。议论文这个概念肇始于我们的现代语文教育之初,也就是开始有了现代“文体”区分之时。所谓议论文,就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用我们常说的话来说,议论文就是为了表达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的文章,这个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也就是议论文的核心和灵魂——论点。议论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就是说理,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以理服人”。这样就离不开“论据”和论证过程。这就是议论文“三要素”的由来。这与潘教授所谓“忽视驳论文”无关。

其实古人并不强调文体的“纯”,如唐宋八大家的名文中既有苏洵《六国论》这样典范的议论文,也有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石钟山记》这样通过夹叙夹议表达观点的文章,古人并不以为病,现代人才这样讲究文体。就议论文而言,不得不承认现实中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小论文”,我们不妨称之为“教学议论文”,一种是“大论文”,可以称之为“学术议论文”。其实完全还有两者之外的议论文,如文学性更强一些的杂文等。

“教学议论文”,指的是中学生必须会写的,用来有理有据地表明自己看法的实用文体。不管专家学者们对其如何不屑,教会学生写这种议论文定然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事实就是如此。“学术议论文”,指的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应该会写的,用来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学术观点的学术论文。两者之间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从作者层面而言,前者为一般的中学生,参差不齐而大部分水平有限的中学生;后者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其平均水平应该远远高于中学生的平均水平。

从写作教学层面而言,前者的施教者为一般的中学语文教师,虽然从理论上说其平均水平高于学生的平均水平,但并非是写作学领域的专家;后者为高校的教师或某一领域更高层次的专家,他们积有丰富的某一方面的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写作水平。

从文章要求层面而言,前者只要观点正确,材料充分,文通理顺即可;而后者则要观点新颖,材料惊人,分析鞭辟入里,甚至能独树一帜。

从水平层次而言,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只有达到了前者的要求,才能进一步学会后者。就如走路,先得蹒跚学步,后再奔驰如电。

我们并不否认会有从前者脱颖而出甚者超越后者的“天才”。但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线,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即使到了高三,竟然还不会写一篇很幼稚、很简单、很“标准”的教学议论文;如果我们参加过高考阅卷,就会看到大量的“四不像”的文章充斥于一份份的语文试卷。如此的低水平,就是“课改”喊了十多年的当今语文教学的现实。

身为高校写作教学的专家,显然,潘教授心中、文中的“议论文”是“学术议论文”,然而,他却针对中学议论文(“教学议论文”)教学发表自己的“三要素”论,对中学议论文教学作“学术议论文”的要求,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



[1] 作者介绍

王家伦(1949——)男,汉族,江苏昆山人,文学学士,苏州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

张长霖(1948——)男,汉族,江苏苏州人,苏州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中国古典小说、苏州地方文化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