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思想简史11(二)王艮与泰州学派5焦竑
(2015-02-02 07:59:20)
标签:
文化明代思想简史泰州学派焦竑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明朝思想简史11
——明史札记之四十六
我楚狂人
二、明中期的思想高潮
(二)王艮与泰州学派
5焦竑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澹园,江宁(今南京)人,祖籍山东日照(今日照市东港区祖籍西湖镇大花崖村)。明万历十七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皇长子侍读等职,后曾任南京司业。焦竑博览群书,涉猎甚广,尤精于文史、哲学,于金石文字学、考据学、文献目录学、印刷出版、哲学、佛教等诸多领域里多有建树。著作等身,分为自撰类评点类、编纂类三大类。自撰类有《澹园集》(正、续编)、《焦氏笔乘》、《焦氏类村》、《国朝献征录》、《国乐经籍志》、《老子翼》、《庄子翼》等。为明代中晚期著名思想家、藏书家、古音韵学家、文献考证家。焦竑的传世著作主要现存北京国家图书馆、济南、南京、上海等图书馆及台湾、香港,海外日本、韩国等地。并被翻译日、韩等多种文字出版。
焦竑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中国藏书家考略》载:“(焦竑)藏书两楼,五楹俱满。”晚明最大的私人藏书家有“北李南焦”之说(李指齐东著名戏剧家李开先,山东章丘人)。焦竑澹园藏书楼今尚存,南京民间俗称为“焦状元楼”。 “焦状元楼”原物在1994年春的南京同仁大厦工程中不幸被拆毁。
在焦竑辞世二十多年后,在晚明的战争动乱中,焦竑的藏书,最终还是散失了
作为思想家,焦竑承接与发展了晚明“泰州学派”的思想革新运动。焦竑提出:“学道者当扫尽古人刍狗,从自己胸中辟出一片天地。”焦竑与李贽是终生挚友,其思想脉络可见。但是他没有李贽的偏激。焦竑成为了晚明程朱之孔孟与佛、老(子)二氏、西方学术兼容并蓄之集大成者
焦竑还是明代大学者科学家徐光启的恩师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焦竑任会试副主考官。他在落选卷中得到了徐光启卷,“(焦竑)阅而奇之,拍案叹曰:此名世大儒无疑也。”毅然将行将落第的徐光启拔至第一名。徐光启后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毕生致力于研究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农学等自然科学与技术,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焦竑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的“巨儒宿学,北面人宗”崇高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声望。
小结:泰州学派之所以被人称为“左派王学”就在于它的叛逆性和批判性。泰州学派从王艮创派开始,至颜山农、何心隐、李贽发展到极致,他们崇尚自然,崇尚劳动,崇尚科学,呼唤人性解放,男女平等,甚至对专制制度产生了怀疑。无疑地他们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探索,这更了不起。但是,这样的思想异端为当世不容,遭到镇压也是意料中事,这就是何心隐、李贽先后被害的原因。
泰州学派的光辉,随之时代的发展,将会被人们更深刻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