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思想简史6二、明中期的思想高潮(二)王艮与泰州学派

(2015-01-28 08:11:40)
标签:

文化

明代

思想简史

泰州学派

王艮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明朝思想简史6

——明史札记之四十六

我楚狂人

二、明中期的思想高潮

(二)王艮与泰州学派

王阳明弟子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因为其叛逆性和批判性,被称为“左派王学”。泰州学派人才辈出,著名学者有王栋、颜钧、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焦竑、周汝登等,都有很大影响。

王艮(1483.7.20.1541.1.2.即生于成化十九年六月十六日,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先世原居苏州,后落户于泰州安丰场,以烧盐为生。故称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人,人称王泰州。起初投入王守仁门下只为求生,后经王守仁点化转而治学,并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王艮一生以布衣传道,终身不仕。嘉靖八年(1529年,王艮47岁)和十六年(1537年,王艮55岁)两次被推荐入朝做官,均婉言谢绝。

王艮的求学之路颇具传奇。王艮为灶丁,也就是烧盐的苦力,世代为灶户,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十一岁时家贫辍学,随父兄淋盐。十九岁时随父王守庵经商至山东,在山东拜谒孔庙时,得到很大启发,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于是日诵《孝经》、《论语》、《大学》,置书于袖中,逢人质难,“久而信口谈解,如或启之,在十多年的自学中,一方面不耻下问,一方面不泥传注,强调个人心得。因善经营,自是家道日裕,成为富户。

38岁时远赴江西往游王阳明之门下,拜执弟子礼。王阳明始觉得他个性高傲,因此把他的名字改成带有静止意思的字;王艮经常与师争论,时时不满师说,坚持自己的观点,既反复推难、曲尽端委,又不拘泥传注因循师说,于是自创淮南格物说。他主张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人有困于贫而冻馁其身者,则亦失其本非学也。强调身为天下国家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有一次坐招摇车(蒲轮)招摇过市,遭阳明指责。嘉靖二年(1523),北上入京,沿途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而轰动一时,王阳明闻讯大为震怒,欲设法召他回来痛加制裁,但已鞭长莫及,他的学术思想已流传四方。嘉靖五年(1526),王艮应泰州知府王瑶湖之聘,主讲于安定书院,宣传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求学者纷至沓来,这为泰州学派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王艮的门徒以平民百姓居多,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沿途聚讲,直抵京师,但亦不乏著名学者如徐樾、颜钧、王栋、王襞、罗汝芳、何心隐等人,子弟至五传共有487人,其中罗汝芳为集大成者。黄宗羲称此一派竟能赤手以搏龙蛇。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天德良知也。王艮在讲学别出心裁,按《礼经》制着深衣戴五常冠,行则规园方矩,坐则焚香默识,他一生布衣,拒绝入仕,并直指统治者:使仆父子安乐于治下,仍与二三子讲明此学,所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故被斥为异端

嘉靖十八年(1539),57岁的王艮已病魔缠身。次年冬,病重弥留之际,他对儿子王襞说:汝知学,吾复何忧!逝世后,四方送葬者有数百人之多。

王艮的一生对泰州学派作出很大贡献。他的学生大多为下层群众,计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487人。王艮不信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天才论,而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他自学成才的切身体会。由于他非经院出身,一生文词著述很少,着重口传心授,使愚夫愚妇明白易懂,这成了泰州学派的特色之一。王艮的著作,后人辑为《王心斋先生遗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