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战线拉长成三年之忧——高考改革之我见之二
(2014-09-09 07:31:04)
标签:
教育高考新方案三年应试担忧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高考战线拉长成三年之忧
——高考改革之我见之二
我楚狂人
熊丙奇先生的博文表达了对教育部高考新方案可能会把高考战线拉长成三年的担忧,颇有同感。
要说高考战线拉长成三年,或者直白地说,高一开始就在搞高考应试教育,这种局面早已形成,只不过大家讳言罢了。我们相当多的高中,高一开始就“瞄准高考”“针对性训练”,有些学科是把高考卷拆解开来,把学到的知识与高考的要求挂钩,“从难从严”“大运动量训练”;而语文尤甚,干脆高一就做高考卷。高中三年,应试三年,弄得师生了无生趣。但是,这种做法自知违反教育规律,违反教育法规,做起来总不那么理直气壮。于是掩耳盗铃者有之,偷天换日者有之,自欺欺人者有之,说一套干一套两张皮者有之,总之不敢“明诏大号”。而现在不同了,教育部的尚方宝剑不就是“教完即考”吗?那么从高一开始抓高考就成了名正言顺了,在不是偷渡走私的行为了。那么会不会引发新一轮应试竞争呢?会不会把高考战线拉长成三年成为常态化呢?我担心。
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有道理的,那是针对时下有不少高中极端功利,随意挤占非高考科目的课时,甚至造假应对上级的审查,如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音乐、美术等等。即使文化课,因为早早文理分科,非选科目走过场,造成这一代高中生严重的文化素养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潜能。教育部的这个新方案,虽然不能解决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音乐、美术等学科的问题,至少可以解决文化课文理素养不完整的问题。从这点上来说,教育部是看到了基础教育界问题的严重性的。
但是,只要应试教育的土壤还在,那么有考试就会有排名次,就会有成绩统计,就会有相关的利益驱动,因此也就会有恶性竞争。本来是高考争一次,也就是一届学生三年争一次,现在是门门课争一次,这场战争延续三年。而且这种恶性竞争又是可以公开的了,这后果就更严重。
所以我在前文说,高考改革不能再科目设置上打转转,因为这是舍本求末。高考改革要抓根本,要铲除应试教育的土壤,那就是要让搞应试教育的人无利可图,无所用其技。那就是要让高考与学校业绩考核脱钩。
我真的担心新方案会把高考战线拉长成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