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寄林屋3

(2014-08-12 07:24:58)
标签:

旅游

苏州

西山

林屋山

十大洞天

分类: 姑苏风光

情寄林屋3

——吴中名山记之四十

我楚狂人

林屋洞何由得名?据说因为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林屋洞原有雨洞、丙洞、旸谷洞三洞会于一穴,因文革中开山采石,现仅存雨洞及旸谷洞上下两个洞口。现在的林屋洞,开放面积约 18公顷,为典型的石灰岩地下厅式溶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时而狭窄仅容人弯腰过,时而开阔如广庭,曲折幽深,变幻莫测,扑朔迷离。洞中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金沙、龙盆、隔凡门、石燕、隐泉、鱼乳泉等诸多石景,惟妙惟肖。

有人总结,林屋洞有“六多”:一是石芽多,形成石林,自成一格,石林的密度为全国溶洞中罕见;二是石堑多,石堑也就是是溶洞底板上的沟槽,状若战壕,《五行》书称石堑为地脉,细看确实多沟壕;三是象形石多,这个有点勉强,毕竟溶洞都是以象形石面对有人的;四是泉水多,林屋洞实际上就是水洞,每日的出水量在300立方米左右,每天要排水,否则就无法进洞参观,洞内无形的泉眼无数,有形的泉眼有两个——乳泉和紫隐泉,乳泉之水白如乳汁,俗称奶奶泉,雨季水多,乳泉激烈奔涌,状如瀑布,而紫隐泉水源充沛,终年不断;五是倒影多,水洞倒影随处可见,妙趣横生;六是桥梁多,洞内有平桥四座,汀步两处。其实二三两条都勉强,几乎是溶洞个性,而五六两条是水洞的衍生物。我看,林屋洞就是两个特点,一是石林甚密,二是水洞。只是因为林屋洞开放的年代太长了,钟乳石早已充分氧化了,已经难见晶莹的丰姿了,这是老溶洞的通病。要看美丽的钟乳石,还得到新溶洞去,如广西巴马的水晶宫。

林屋洞民国后洞口淤塞,到文革基本全淤塞了。1980年开始清理,洞体挖进500多米,并挖掘出梁天监二年(503年)20名道士居洞生活记载的石碑一块,及唐、宋祭神所用的金龙及青铜鎏金龙7条(现存苏州博物馆)。1984101日景点正式开放,游程达1200多米。

出林屋洞,山道两侧石壁上有数量多而精美的摩崖石刻,记载着历代文人墨客的踪迹,我们从中可以找到南宋大诗人范成大等前贤的记载。其中宋朝尚书李弥大的《道隐园记》等摩崖石刻弥足珍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洞登山,满山湖石各具象形,人称十二生肖石,即所谓的齐物古观。天成石罅,蜿蜒曲折,若断若续。暮眺山鸟归巢,渔帆疏影,村庄袅袅炊烟,冉冉升起,为西山著名胜景林屋晚烟1996年在山顶建驾浮阁,高24米,八面三级,琉璃攒尖式,现在被道观占领成为三清阁。三清阁下是太岁殿,供奉六十太岁。

林屋洞外原有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始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的灵佑观,又称神景宫,有宫廊百间环绕三殿,称百廊三殿,文革被毁。南宋李弥大罢平江知府后隐居于此,自号无碍居士,筑无碍庵,又名道隐园。1997年在景点出口处重建道隐园。

林屋山下有3000亩梅海,林屋梅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赏梅及梅文化活动基地。

附录:道家十大洞天:

王屋山洞,一称小有清虚之天;委羽山洞,一称大有空明之天;西城山洞,一称太元总真之天;西玄山洞,一称三元极真之天;青城山洞,一称宝仙丸室之天;赤城山洞,一称紫玉清平之天;罗浮山洞,一称朱明曜真之天;句曲山洞,一称金坛华阳之天;林屋山洞;括苍山洞,一称成德隐玄之天。

情寄林屋3

情寄林屋3

情寄林屋3

情寄林屋3

情寄林屋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寄林屋2
后一篇:凤凰山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