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记
(2014-07-17 06:42:20)
标签:
旅游苏州横山考黄山 |
分类: 姑苏风光 |
横山记
——吴中名山记之二十六
我楚狂人
苏州横山,历史上原名“黄山”,与大名鼎鼎的安徽黄山同名。据说因为山色呈黄色而得名。后来怎么变成“横山”了呢?我曾经写《横山考》辨析之,摘引如下:
从小到大,我都知道,苏州城西横塘镇附近苏州烈士墓所在的小山叫横山。但是当我二十几年前研究苏州著名诗学家横山先生叶燮时我才知道错了,原来苏州烈士墓所在的小山原名黄山(跟大大有名的安徽黄山重名),而历史上的苏州横山就是现在的七子山、上方山、尧峰山的总称。这样,有些问题就清楚了:清初苏州诗人汪宛隐居尧峰山,到隐居横山的叶燮家小住,并发现叶燮的离奇早逝的姐姐叶小鸾似乎并未真的死去的种种疑点,并将疑问见诸文字,从而两家交恶。原来本来就是左近之地,横山和尧峰山本来就是一体的。
据《横山志》,横山方广四十余里,苏州城外(城西南)的茶磨、吴山、宝华、紫石、民山等山都在横山范围之内,横山是其总称,有横山山脉的说法,其南面临石湖,宋代诗人范成大隐居石湖,有范石湖之称。横山树木葱笼,地域广大,人烟稀少、人迹罕至,是个适宜于隐居的处所,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就曾隐居于些,如朱桓、陆云、顾野王等。现在的顾野王墓就在苏州国际教育院的南区,显见横山就是石湖西南的这一带山峰的总称了。
据相关资料称,横山因山势横亘而得名;而苏州黄山则以山色而得名。那么又为什么在近世会张冠李戴呢?我想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横山是诸峰总称,而上方山、七子山、尧峰山、吴山又各有其名,这个总称渐渐就被人忽略了。其次是,日久不知何山为横山,而不远处的黄山因为吴语“横”“黄”同音,被误传为“横山”了。三是,“横山”地近横塘古镇,两个“横”字相比邻,也就被人接受了。所以今天的苏州人都把黄山认作“横山”了,真正的横山反而湮没无闻。
横山峰峦连绵,佳木葱茏,有诸多古寺名刹和名人遗踪,兼有石湖风光,山水相映,实是苏州城西不可多得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资源。今日苏州市政府正在大力开发石湖景区,若能进一步规划整理古横山景区,前景将十分诱人。
老友谢金国有力作新修《石湖志》,据说对横山山脉做了精心考证。还没有见到这本书,很是期待。
……
黄山,虽说是近在历史名镇横塘镇附近,但是历史山并没有多少名人寄寓,所以也就没有多少遗存。解放后,这里成了苏州的革命烈士墓所在地,每年清明都有各学校、各单位来扫墓祭奠烈士,于是也就广为苏州人所知了,但是大家记得的还是“横山”。我的学生西门流雪在烈士墓工作已经将近二十年了,据她说一年也就是清明那几天有人来,平时罕见人迹。好清静的地方,正好给西门流雪有舞文弄墨的闲暇。有这样的工作环境,好福气。当然是对耐得寂寞的人而言。
我三十岁生日的晚上,老朋友们为我庆生,几辆自行车呼啸着穿过市区,来到了横山的石亭里。菜是各人带来的寻常菜肴,酒是寻常的啤酒,也不缺少蛋糕。筷子不够,罚寿星翁折树枝使用。吃点什么全然记不得了,毕竟将近四十年过去了,但是当时的浓浓情意还是宛然昨日。空旷的山林间回荡着我们青春末尾的放肆的笑声,惊得夜鸟飞鸣。朋友带着酒意在日月潭游泳,十分惬意。
那晚相聚的朋友周秦、楼建新、葛玮、朱振明、吴铮还能时时见面聚谈,高斌、徐顺龙、李根发等已经多年不见了,不知近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