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山记2

标签:
苏州穹窿山孙武旅游 |
分类: 姑苏风光 |
穹窿山记2
——吴中名山记之十六
我楚狂人
一、穹窿山与孙武1
苏州穹窿山,是兵家圣山,兵圣孙武曾经隐居于此,兵家圣典《孙子兵法》就是在这里写成。这是一个千古之谜,一个二十多岁的从未有过战争实践的年轻人,何以能对战争进行近乎终极的思考?孙武把战争已经提升到思想和艺术的高度来思考了,难怪他的《孙子兵法》与《易经》、《心经》一样被尊之为经典中的经典。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开疆,春秋后期齐国人,春秋时期陈国公子妫完的后代。
这是一个传奇的家族。陈国位于今天的河南东部及安徽北部一代,国都在陈(今河南淮阳一带)。陈国的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女婿妫满,他是舜的后代,父亲是周武王时负责执掌陶器制作的“陶正”(官名)。陈虽然是小国,但是却是前代贤君之后,所以位列第一等的公爵。当时公爵仅陈与宋,即使姜太公的齐和周公旦的鲁都是侯爵。所以宋、陈被称为“上公”。
公元前707年,陈国至陈桓公时起,发生了长时期的内乱。公子妫完(字敬仲,生于公元前705年)是陈厉公的长公子,又是太子御寇生前的知己好友。他预感到大祸即将殃及自己,甚至有生命危险,于是决定逃离陈国。即改以国为姓,叫做陈完。这是第一次改姓。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古时代的人们是可以随时改姓的,如以国为姓,以新任官职改姓等等,并没有后世的人把姓氏看得那样重。其实我们的祖先也不知道从什么姓改过来的。
陈完奔齐投奔春秋霸主齐桓公,得到重用,担任了管理百工(全国所有的手工制造业)的“工正”。受齐桓公所赐田庄之后,又改姓田。这就是齐国田氏的由来,陈完又成了田完,也就是齐国田氏始祖。田完娶齐大夫懿仲之女为妻,渐成为齐国的望族。
田完之重孙田无宇承田氏家族尚武遗风,以勇武著称,力大无比,受到齐庄公的宠爱和器重,官至大夫,并被封采于齐国的莒邑,这就是孙武的出生地。起子田乞为齐悼公相,施惠于民,田氏始强。田乞弟田书即孙武的祖父,在景公朝官至大夫,后因景公赐姓孙氏,改姓名为孙书。这是孙氏的由来,《三字经》记载了这段历史:
弟杀兄,恒换厉,七年后,恒公儿,杀厉公,侄杀叔,为庄公,位七年,其弟继,号宣公,立长子,为太子。公元前672年,宣宠妃,又生子,为讨好,杀太子,立妃子,为太子。公子完,厉长子,恐祸至,逃离陈。完至齐,任工正,管百工。讲仁义,且得体,帮助齐,工与器,盖天下,齐恒公,赐田庄,为隐姓,表感激,姓改田,当是时,陈与田,音相近。原陈完,换田完,娶齐女,家始兴。田完死,号敬仲。敬仲子,穉孟夷,得贵子,湣孟庄。湣孟庄,生贵子,名须无,事齐庄。须生子,名无宇,亦事庄,承遗风,力无比,勇武称,受器重,封大夫,食莒邑。田无宇,生三子。一曰开,二曰乞,三曰书。开布衣,活动在,柏寝台。曾登台,为景公,鼓琴乐,留美名。二子乞,为大夫,事景公,后事悼,封为相,小斗取,大斗施,暗行德,收民心,受爱戴,归如流,田家族,日益盛。三子书,官大夫,因景公,赐姓孙。武祖父,名孙书,孙书子,名孙凭,乃武父,字起宗。景公朝,封为卿。田三代,朝为官,位显赫,权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