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九十年代的教学合作伙伴6四、在探索的路上:我的语文教改路
(2014-02-24 07:34:59)
标签:
语文教改演讲语文素养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我九十年代的教学合作伙伴6
——我的教学伙伴之二
我楚狂人
四、在探索的路上:我的语文教改路
1992年秋季开始,我是一个“正常”的教师了,于是我的许多语文教学探索的想法终于有机会实践了。严格地讲,我的语文教改路是从1992年秋季开始,我的这批在学校100年校庆进校的学生是我的合作者。所以,1992级(1995届)的学生对我而言有着特别的感情。
(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我们的同乡前辈叶圣陶老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语文教学的先驱,他留给我们许多精彩的想法和成功的范例。但是,我认为,叶圣陶先生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一句话: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书,教语文,根本的使命就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从而学会终生学习。我从1992年秋季开始的语文教改探索,其核心就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
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我主要的举措是这些:推荐课外阅读并建立班级读书角、创办萃英文学社、开始引领学生进行吴文化研究。这些活动的具体的细节我已经在相关文章中讲述过了,这里就不细说了。而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喜欢上了语文,也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长期任教普通中学,接触的是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普通中学的学生之所以“普通”,其主要原因无非两条,要么是智力水平有限,要么是学习习惯有问题。如果两者兼而有之就是学习困难生了。而在两者之中,学习习惯有问题是主要矛盾,因为智商有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因此,我始终认为,良好的习惯比知识更重要。我在1992年秋季开始,进行了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后来,在联办班的试验阶段我把这个实验完善为“非智力因素开发”。我已经有长篇文章介绍了这个实验。我希望我这个实验有后来者,这里面有很深刻的东西可以发掘。
为了配合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发展了练字和随笔写作训练。练字的意义、随笔写作的真正价值
(三)听说读写的均衡发展
我让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以为局势让学生学会落落大方地与人交流。我训练学生演讲的步骤基本如下:学会对众大声说话、学会即席发言、学会有中心有条理说话、学会打动听众、学会说服别人、演讲的雄辩的力量。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我们找机会详细说。
我让学生开展演讲活动的同时,开展即席的相互评点演讲的活动,这种评点的真正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即席发言、学会提炼别人的观点、说会评价别人发言。事实证明,这种评点最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