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与马:马的俗语

(2014-02-23 07:27:26)
标签:

俗语

语言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语言与马:马的俗语

——马年说马之十八

我楚狂人

有关马的成语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是有关马的俗语特别多,而且大多已经脱离了马的本意了,值得大家鉴赏一下。

1.马虎:词典上解释:“形容词,意为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联绵式结构。”

近义词:粗心、大意、大略、疏忽、大概、敷衍、潦草、轻率、草率、纰漏、怠忽、忽略、忽视、随便、苟且、搪塞、支吾、塞责等。

反义词: 认真、仔细、严密、严格、细心、细致、用心等。

马与虎这两种动物连在一起,何以会生出这样的词义来呢?据说出处是这样的:宋代时京城有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虎,小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人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这个故事真耶非耶?但是“马虎”真不是好事情。劝君万事少马虎。

2.马屁:词义为比喻谄媚奉承的行为或话语。

词语由来:早在元朝的时候,牧民们常以养骏马为荣。当人们牵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的马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才说好,可是后来,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好马。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所以马也就成了他们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拍拍他的马,然后夸他的马好。就这样,渐渐地人们就把对别人违心的奉承称为拍马

少拍马屁,多干实事。

3.上马:查词典这是一个多义词(1)偏正结构,上等马,良马。《北史·成淹传》:赐淹龙厩上马一疋,并鞍勒宛具,朝服一袭。

2)动宾结构,骑上马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魏书·傅永传》: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韩愈《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诗: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鞯。《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满也速提刀上马,急来迎敌。

3)起程,出发。明·刘基《晨诣祥符寺》诗:上马鸡始鸣,入寺钟未歇。

4)后起义,特指工程启动。引申为官员上任等意思,有事情从此伊始的含义。这个词义应该是从“启程、出发”这个词义引申出来的。

4.下马:“上马”的反义词,就不多说了。

关于“马”的俗语还很多,这里难免挂一漏万。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马年说马,告一段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