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溪可以建三庙3

(2013-11-14 07:51:58)
标签:

锦溪

三贤祠

陆贽

陆龟蒙

陆世玥

旅游

分类: 姑苏风光

 

 

锦溪可以建三庙3

我楚狂人

二、重修三贤祠(下)

陆贽(754年~805年),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祖父陆齐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吴郡吴县(今苏州)徙居嘉兴县,其子孙遂入籍嘉兴。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

唐德宗即位,陆贽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时藩镇跋扈,朝政紊乱,叛军陷长安,叛镇朱泚僭称帝,陆贽随德宗避乱奉天,转为考功郎中。叛镇李怀光叛乱,又扈从德宗逃往梁州,转谏议大夫。长安收复后,还东京转任中书舍人。自任翰林学士后,即参赞机要,负责起草文诏,甚得朝廷倚重,号称内相。时当危难之际,朝政千头万绪,大量诏书均由陆贽起草,他疾笔如飞,凡所论列,无不曲尽情理。

贞元七年(791),拜兵部侍郎,知贡举。次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执政期间,公忠体国,励精图治,具有远见卓识。在当时社会矛盾深化,唐王朝面临崩溃的形势下,他指陈时弊,筹划大计,为朝廷出了许多善策。他对德宗忠言极谏,建议皇帝了解下情,广开言路,纳言改过,轻徭薄赋,任贤黜恶,储粮备边,消弭战争。这些建议有些为德宗采纳,化为实际政策。特别是在藩镇叛乱举国动摇的情势下,规劝德宗下诏罪己,为德宗起草了诚挚动人的诏书并颁行天下,前线将士为之感动,有的听到后痛哭,叛乱者上表谢罪。由于他善于预见,措施得宜,力挽危局,唐王朝摇摇欲坠的局面得以转危为安。陆贽秉性贞刚,严于律己,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矫正人君的过失,揭露奸佞误国的罪恶。他认为立国要以民为本,对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尖锐对比,深为愤慨,同情人民的悲惨生活。他力劝德宗爱人节用,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主张使一代黔黎,跻富寿之域

陆贽为相期间,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以谄佞德宗信用,天下嫉之如仇。陆贽仗义执言,多次上书参奏裴延龄的罪行。德宗信用奸臣,不听忠言,于贞元十年罢陆贽知政事,为太子宾客。

贞元十一年春复贬忠州别驾,陆贽谪居僻地,仍心念黎民,因当地气候恶劣,疾疫流行,遂编录《陆氏集验方》50卷,供人们治病使用。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召还陆贽,诏未至而贽已逝。天下惜之。

贽在翰林,为上所亲信,居艰难中,虽有宰相,大小之事,上必与贽谋之,故当时谓之内相,上行止必与之俱。梁、洋道险,尝与贽相失,经夕不至,上惊忧涕泣,募得贽者赏千金。久之,乃至,上喜甚,太子以下皆贺。然贽数直谏,忤上意,卢杞虽贬官,上心庇之。贽极言杞奸邪致乱,上虽貌从,心颇不悦。(以上出自《资治通鉴》)

陆贽是安史之乱之后的乱世能臣,是唐代第一流的政治家和政论家。

甫里先生陆龟蒙是唐末的真隐士,我主编的《苏州历史名贤》第三辑中有陆龟蒙先生传记,请查看,这里不赘言。甫里先生往来于甪直陈墓间,在陈墓居住多日。

陆世玥,明末陈墓太学生,一位轰轰烈烈的奇男子。明末“天崩地解”,清军南下占领昆山,顾炎武归庄等志士组织了昆山“翻城之役”,其主要军事力量就是陆世玥率领的陈墓子弟兵数百人。昆山翻城之役失败,陆世玥力竭战死。

陈墓三贤祠,是吴郡陆姓的精神家园。重修三贤祠,可以成为江南第一流大姓陆氏的精神寄托。大好事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受困造口旁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