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凭栏意4
(2013-10-21 09:13:32)
标签:
王禹偁文学主张白派文化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谁会凭栏意4
——王禹偁传
我楚狂人
四、本与乐天为后进
北宋王朝结束了晚唐以降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的煌煌天朝。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北宋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是,在文学上,却是南朝影响了北朝。无论南唐君臣带来的花前落泪月下伤情,还是吴越国钱氏父子带来的雍容典雅,都让整个北宋初年的文坛充斥着藻饰过甚的文风。这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不满。而于其中,最早的改革者又是王禹偁。
如同在政治上王禹偁第一个提出了改革主张一样,在文学上王禹偁也是第一个向西昆体为代表的典雅而空洞的文风发起了挑战。王禹偁有诗云:“本与乐天为后进”。在文学上,他把自己看做是唐代文学改革家白居易的继承人。他的文风质朴,诗风平易,多向民间文学学习,一如白居易的创作路子。我们看看他的一些作品就可以看到他的这些特点。
王禹偁的散文名作《黄冈竹楼记》我们前面已经全文引用了,我们已经可以领略王禹偁质朴的文风,和字里行间流露的旷达与豪迈。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答张扶书》),反对艰深晦涩,雕章琢句,为后来的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因此颇受后人推重。王禹偁以宗经复古为旗帜,提倡继承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精神,主张“远师六经”,“近师吏部(韩愈)”,写“传道而明心”的古文。他特别强调“不得已而言”,文章要“句易道”、“义易晓”,发扬了韩愈古文理论与实践中“文从字顺”的要义。他的散文作品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语言晓畅,深得后人赞许。
我们再看看他的诗歌: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那质朴的村野景色,质朴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相得益彰。看看,与白乐天的《钱塘湖春行》等篇什何其神似。
再看他向民歌学习的篇章:
【畲田词】
其一
大家齐力斫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其二
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
其三
谷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乱入云。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其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十足的民歌风。上继承白居易、刘禹锡的竹枝词、浪淘沙的传统,下开启了陆游、范成大的民歌风的先河,其文学史价值不言而喻。
王禹偁自编《小畜集》30卷传世,集名出自《易经》:“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王禹偁的文学主张直接影响了欧阳修乃至整个宋代的文风,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先行者。
参考书目:
《宋史》王禹偁传、太宗本纪、真宗本纪。
王禹偁《小畜集》
《东都事略》
《邵氏闻见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