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黑土地

标签:
东北黑土地年轻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年轻的黑土地
——长城内外之五
我楚狂人
6月25日傍晚,专列载着我们离开山海关火车站。这一夜我们将穿过东北大地,经辽宁、吉林两省,直达我国北方大都市,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傍晚,车窗外的东北大地生机勃勃,一片葱翠,不愧是肥沃的黑土地。
我把东北大地称之为年轻的黑土地,那是因为东北高寒地区留下的历史遗迹比较晚,与黄土高原和江南相比,显得年轻。东北的城市说起来都说是百年,最多几百年,而中原和江南的城市则动辄千年。如我们苏州,已经建城2500多年了。
我相信,东北大地有人类活动的时间不会太晚,但是有记载的时代就晚得多了。最早的传说是商王朝亡国后,其遗民艰难北上,走过东北这块冰封的大地。他们越过西伯利亚,踏着坚冰跨过白令海峡,走上了美洲大地,然后南下。据说他们就是墨西哥人的祖先。但是这只是历史学家的猜想,尚未得到证明。见诸史籍的早期记载已经是唐代了,强大的黑水靺鞨在长白山脚下建立了渤海国。然后就是宋代的完颜阿骨打在长白山崛起,揭开了女真人的争霸史。再后来就是明代后期努尔哈赤崛起,直至取代明王朝,奇迹般入主中原。
至于我们的目的地哈尔滨,则比长白山地区开发更晚,要到清代初年才有了文化的传播。前些年,我曾经致力于明末清初文化的研究。我在翻检典籍中知道,直到清代初年,黑龙江还是一片蛮荒。是流放的江南知识分子给这里带来了文化。满清统治者利用文字狱和科场案残酷镇压江南的知识分子,于是桐城方家因科场案和《南山集》案而两次流放黑龙江,吴江名士吴兆弿、潘耒因《明史案》流放黑龙江,浙江名士祁班孙、杨宾因通海案流放黑龙江。这些知识分子给黑龙江带来了四书五经,带来了诗词歌赋,说他们是文化拓荒者绝非过誉。今天我们还能从这些文化拓荒者的记述中知道当年的荒凉。正因为荒凉,也就是康熙帝放弃黑龙江以北大片土地而不心疼的原因。
但是,这里有肥沃的黑土地,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丰富的森林资源,于是富饶的东北引起沙俄和日寇的觊觎。东北的开发史几乎就是一部殖民史,至今哈尔滨、大连等都市还深深大打上了俄罗斯、日本的烙印。老毛子和小鬼子在这里苦心经营,打造了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也营造了进一步侵略整个中国的桥头堡。两次日俄战争,争的就是中国东北的利益。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北才真正回到中国政府的掌管之下。
只有我们自己足够强大,我们才有能力保护东北。
我这样想着,渐渐在列车的颠簸中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