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东北战争概述6
(2012-11-18 07:59:04)
标签:
明末明清东北战争重大战役文化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明清东北战争概述6
——明史札记之三十七
我楚狂人
7.入口之战
宁锦大捷以后﹐袁崇焕被责不救锦州﹐被迫一度辞职。崇祯元后(后金天聪二年﹐1628)袁崇焕升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他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袁崇焕到宁远整顿兵马﹐训练骑卒﹐加强战守﹐皇太极因有袁崇焕在宁远坚守﹐直接进兵北京的道路受阻﹐便改从长城各口入塞﹐长驱南下,于是明清间发生了多次“入口之战”。
明崇祯二年十月﹐后金十余万大军以蒙古兵为先锋﹐绕道喀喇沁部落﹐攻破长城线上的大安口﹑龙井关。明朝重兵皆在宁前﹑锦右﹐山海关以西军备废弛。后金大军来攻﹐明总兵赵率教﹑督师袁崇焕﹑总兵满桂等相继率兵入援。十一月﹐后金军围遵化﹐赵率教战死﹐后金兵进迫北京城下﹐袁崇焕尾随至广渠门外。《清史稿》称清方设反间计以陷袁。明朝内部有人藉此攻击袁崇焕纵敌入侵﹐袁被逮下狱﹐次年八月含冤被杀。 “反间计”一说现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家所怀疑,袁崇焕被杀只是党派之争的结果。后金兵转而东去﹐督师大学士孙承宗军联合诸部﹐陆续收复了滦州﹑永平﹑遵化﹑迁安四城。三年六月﹐后金兵还至沈阳。
崇祯七年七月﹐后金再次发动入口之战。兵分四路向明朝腹地进攻﹐以宣府﹑大同为主要攻击目标﹐影响所及至于北京戒严。这次入塞﹐蹂躏逾五旬﹐杀掠无计其数。
崇祯九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当年六月,清军由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率领﹐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兵部尚书张凤翼﹑宣大总督梁廷栋皆按兵不敢战。清军尽掠畿内城堡﹐掠夺人畜十八万。九月清军从建昌冷口出边。
崇祯十一年九月﹐皇太极令睿亲王多尔衮﹑克勤郡王岳托等率领清军分两路﹐一入墙子岭﹐一入青山关﹐至通州会师﹐到涿州分为八道﹐一路沿太行山,一路沿运河﹐山河之间六路并进。明督师卢象升十二月在钜鹿贾庄被清军包围﹐突围奋战﹐马蹶遇害。次年初﹐清军攻下济南﹐明德王被执﹐全城焚毁一空。二月清退兵。入口共五个月﹐转掠二千里﹐攻下七十余州县﹐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余,金银百余万两。
清军入关前的最后一次深入腹地是崇祯十五年﹐在贝勒阿巴泰率领下,分路从墙子岭入﹐会于蓟州﹐然后分道﹐一趋通州﹐一趋天津。十一月﹐北京戒严﹐明勋臣分守九门。清军铁骑继续南进﹐直入山东﹐连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俘获人口三十六万余﹐牲畜五十五万头。次年四月北还。明朝将帅拥兵观望,无一敢战。
明军从开始对后金的藐视、轻敌,到中期的战略适当事权不一,坐失战机,到后期的畏敌如虎,疲于奔命。就这样,数十万大军就被蚕食了,东北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