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东北战争概述3
(2012-11-13 07:49:19)
标签:
明末东北战争重大战役文化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明清东北战争概述3
——明史札记之三十七
我楚狂人
二、明清之间几次重要战役
概述起来,明清之间在东北发生了几次重要的战争,明军连遭败绩。
1.抚顺之战
抚顺之战通常被认为是明清战争中的首次大战。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两万八旗劲旅,以所谓“七大恨”誓师伐明。兵分二路,左四旗攻取东州﹑马根单;努尔哈赤与满族诸王率右四旗精锐部队取抚顺。努尔哈赤事先令大批部下假扮商人,混入城内以作内应。包围抚顺城后,边攻城,边招降。城破,明游击李永芳率守军五百余人投降,后金得胜而归。在归途,后金兵与明援军大战于抚顺城外,明军陷伏,总兵张承胤、副总兵颇廷相战死,一军皆溃。抚顺之战,后金大胜,连下东州﹑马根单﹑抚顺三城,俘获人畜三十余万。七月,努尔哈赤又亲领大军从鸦鹘关入明,攻破了清河城,副总兵邹储贤所部明军被歼。这两次战争也统称“抚清之战”。
严格讲,抚顺之战努尔哈赤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是一次突然袭击。以不足四万兵力敢于挑战明王朝,努尔哈赤也算是胆大包天。但是努尔哈赤的冒险成功了。明王朝的傲慢和疏于防备成全了努尔哈赤。
2.萨尔浒之战
抚顺之战惨败,明廷朝野震动。万历四十六年冬,明朝调募福建﹑浙江、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兵共约九万人,集于辽东。次年二月,军分四路,围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村)。北路由总兵马林等率领,联合叶赫兵自开原出靖安堡;中路由总兵杜松等率领,从沈阳出抚顺关;南路由总兵李如柏等率领,从清河出鸦鹘关;东路由总兵刘綎等率领,朝鲜援军配合,从凉马佃出趋宽甸。明辽东经略杨镐坐镇沈阳指挥。明朝行军计划事先早已泄漏,后金作了应战准备。针对明军分兵合击的计划,后金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努尔哈赤集八旗精锐首先指向杜松主力部队。三月一日,中路明军到达萨尔浒。杜松以两万人驻守萨尔浒本营,以一万人攻吉林崖(铁背山上界凡城)。努尔哈赤便分二旗兵援界凡,亲率六旗兵进攻萨尔浒,明军溃败。努尔哈赤随即回师夹击界凡明军,阵斩杜松,大败明军主力。二日,北路明军与乘胜北上的后金兵在尚间崖和斐芬山接战。明军再次败北,马林只身得脱。东路明军亦于二日经深河至阿布达里冈,朝鲜援军到达富察旷野,距赫图阿拉仅五六十里,沿途明军颇有斩获,但是努尔哈赤把在中、北两路已取胜的援军调来之后,刘綎陷入围困,力战而死,全军尽没,朝鲜援军投降。杨镐闻三路丧师,急檄李如柏撤军。萨尔浒之战,明朝阵亡总兵官2员,文武将吏死三百余人,军士死四万五千八百余人。在这次战争中,明朝调集了全国的兵力物力,期望彻底摧毁后金。结果因为号令不一,兵力分散,上下相蒙,军无斗志而彻底失败。萨尔浒大胜后的努尔哈赤遂不可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