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末农民战争10

(2012-10-22 07:51:53)
标签:

明末农民战争

明军将领

文化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明末农民战争10

——明史札记之三十五

我楚狂人

杨鹤 (?—1635年),字修龄,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大学士杨嗣昌之父。杨鹤素有清望,是个正直的好官员,但并不知兵,一意主抚。杨鹤曾上疏指出“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杨鹤提出了“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战略。在杨鹤的努力下,招抚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陕西的各部起义军几乎都接受招安。但由于十万帑金和藩王捐助的五万白银和粮食二万石杯水车薪,“所救不够及十一”。神一魁等贼兵既降复叛,朝廷主剿派势力抬头,极力攻击杨鹤的绥靖政策。后杨鹤被朝廷拿办,由洪承畴接任。

陈奇瑜(?-1645),山西保德人,字玉铉。万历年间进士。崇祯五年(1632),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镇压农民起义军甚力,一时名噪关陕。七年,擢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进驰均州,调集诸将围击各路起义军。李自成等部农民军被迫退入汉中,困于车箱峡,遂诈降。陈奇瑜檄所过郡邑传送。李自成既出栈道,连破宝鸡、凤翔、麟游,州县告急。各省巡抚、朝廷言官交章弹劾,被除名、戍边。南明唐王立,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赴,不久病死。

卢象升 (1600~1638) 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宜兴人。卢象升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员外郎,后任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北京),卢象升募兵万人入卫。次年,进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今属河北)、广平(今河北永年)、顺德(今河北邢台)三府兵备,所部号称“天雄军”。六年起,参与镇压农民军,直至九年九月出任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练兵御清。十一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攻,卢象升主张坚决抵御,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因握有兵权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一意主和,事事掣肘,使卢象升屡战失利。是年十二月(1639年1月)在巨鹿(今属河北)与清军激战时阵亡。追赠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著作有《卢忠肃集》、《卢象升疏牍》。

熊文灿 (?--1640),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云锦镇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黄州推官,历礼部主事、郎中,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尚书等职。崇祯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平定倭患,招抚郑芝龙有功。杨嗣昌举荐,崇祯十年四月,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围剿农民军。崇祯十一年五月,文灿仍行福建前策招抚张献忠、刘国能投降,而张献忠名义上是归顺明朝,实际是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伺机而动。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再起,熊文灿因此次抚局失败而被捕入狱,次年被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