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魏忠贤乱政”5

(2012-09-21 07:31:22)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也说“魏忠贤乱政”5

——明史札记之三十二

我楚狂人

五、权阉末路

熹宗朱由校在位八年,年仅23岁早早归天,身后无子,朝议皇弟朱由检入继大统。

明思宗朱由检(1610年-1644年),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弟。朱由校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天启二年(1622)年,以皇弟被册封为信王。1627-1644在位,翌年改元“崇祯”。

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朱由检入宫时正是魏忠贤集团权势最盛之际,所以他进宫待大典之前,连宫里的水也不敢喝,战战兢兢,唯恐有变。魏忠贤的权势的已经威胁到皇权,这就注定了他的命运。

事实上,魏忠贤也确实想要控制崇祯皇帝。据说,他曾献国色四人,带有香丸一粒,名“迷魂香”。他要把崇祯皇帝变成傻皇帝,但因崇祯谨慎从事没有得逞。

崇祯皇帝初即位,无所举动。九月,他突然把客氏赶出皇宫。十月,弹劾魏忠贤和魏党的奏疏突然出现。十一月,魏忠贤被免去司礼监和东厂的职务,贬谪凤阳守祖陵。这是一个试探性行动没有遭受反抗。于是,崇祯皇帝进一步命锦衣卫擒拿魏忠贤治罪。

押解凤阳途中的魏忠贤接到密报。当夜,他听到外边有人唱道:“随行的是寒月影,呛喝的是马声嘶。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昔日荣华富贵,今日满目凄凉,魏忠贤也感到真个不如死,于是他上吊自杀了。这就是权阉的末路。

魏忠贤有没有想篡夺地位,做一个史上绝无仅有的太监皇帝?这就不知道了,反正当时魏忠贤已经具备了黄袍加身的实力了。至于坐得稳坐不稳这把龙椅,这是后话。在当时,这把龙椅他是想坐就坐的了。

当时在崇祯帝动手收拾阉党时,魏忠贤没有抵抗,束手就擒了。这里的奥秘等待后人去破解吧。

还有就是,剔除天灾的因素,魏忠贤时代边事没有糜烂,百姓没有大造反。崇祯朝东林党上台,陕北的农民军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清军也势头大盛,连老天爷不帮忙。于是不禁怀疑:魏忠贤真那么坏?东林党真那么好?

魏忠贤,成也皇权,败也皇权。魏忠贤只不过是皇权时代应运而生的畸形儿罢了。

附录资料:魏忠贤生祠(引文)

公元17世纪初的明天启(1621―1627)年间时,因读书人建议为宦官魏忠贤修生祠,明朝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到了万历后期特别是天启年间,其黑暗无朝能比。一个重大的事实就是:在给宦官魏忠贤歌功颂德的浪潮中,给魏忠贤修生祠。

天启七年(1627)五月,国子监生陆万龄上书,称魏忠贤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因为“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像这种阿谀魏忠贤的无耻之尤的读书人,《明史》里还记有许多。万历进士阎鸣泰,颂魏是“民心依归即天心向顺”。督饷尚书黄运泰,称魏忠贤“尧天地德,至圣至神”。更有甚者,即为魏忠贤修生祠。修生祠的主意和第一个实践者是一个读书人叫潘汝祯。时任浙江巡抚的潘汝祯,在其管辖属地西湖首造魏忠贤生祠。其后,整个大明王朝造魏忠贤生祠“几遍天下”。而且《明史》还沉痛记载,“每一祠之费,多者数十万,少者数万”,而且“剥民财,侵公帑,伐树木无算”!就是那个黄运泰,在造生祠迎塑像时,还“五拜三稽首”,并“率文武将吏列班阶下,拜稽首如初”。还有辽东巡抚袁崇焕,也是为魏忠贤建生祠名列前茅的佼佼者。

尽管我们知道,明开创的特务机构厂卫在诛心戮命方面,迫使异己者处于噤若寒蝉的冬日;发展到宦官当政的天启年间,明朝的政治到了最黑暗的时期。历史的真相是:天启年间发起的为一宦官阉人修生祠的运动,让明王朝颜面扫地、尽失民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