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叛逆者李卓吾4

(2012-09-09 07:14:05)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叛逆者李卓吾4

——明史札记之三十一

我楚狂人

二、惊世骇俗的思想

李卓吾的思想,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也许感觉不到有什么冲击力,但是在把程朱理学捧上天的明代,确确实实是一次核爆炸。我们不妨看看李贽都表达些什么样的思想。

李贽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了程朱理学,更是对儒家的祖师爷、已经捧上神坛的孔子进行了批判。李贽12岁刚开始作文,就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 李贽说:“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李贽出身为商人世家,后来师从的泰州学派的开山祖王艮出身是木匠,都是“引车卖浆者流”,这让李贽对孔子轻视劳动者的思想十分反感,这是李贽叛逆的起点。

李贽对孔孟儒学的鞭挞,在《焚书·赞刘谐》及《续焚书》的《圣教小引》、《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等文中有鲜明体现,他认为孔子并非圣人,“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焚书·答周柳塘》)。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的,“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焚书·答耿司寇》)。人人都是圣人,又何必一定要去学孔子呢?如果一定要将孔子奉为偶像,言行举动都学孔子,那就是“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了。李贽否认儒家的思想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而随便套用。《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焚书·童心说》)。李贽的这些“非圣无法”的言论,令儒家卫道士咬牙切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