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倭名将俞大猷2

(2012-08-16 06:25:10)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抗倭名将俞大猷2

——明史札记之二十九

我楚狂人

二、金门初试锋芒

金门卫是俞大猷戎马生涯的第一站,名将初试锋芒。

金门是明代海防前哨阵地,明初洪武年间汤和筑城,取“固若金汤”之义名之为金门。金门是海岛,向来民风“剽悍嚣张”,难以治理。儒家出身的俞大猷到金门后,微服走访乡老,并到泉州聘请名师办好书塾,“导以孝让,申以诗书”。百姓发生诉讼,他都倾心听取,让各方心平气和,讲明事实,然后教诲他们明白是非曲直。俞大猷在金门任职五年,百姓再没有官府诉讼,官府也不曾随意缉拿一人。

当时倭寇为患,俞大猷莅任之后,加强练兵与海防整饬,使得金门守备森严,沿海盗匪却步。俞大猷保一方平安。

俞大猷公余之暇,常到背城面海的城南海滨胜地南盘山观海抒怀,在石壁上题刻“虚江啸卧”四个大字。后人作歌曰:“啸于斯,卧于斯,流芳百世肇于斯。”此石刻与文台宝塔相距约30米, “虚江啸卧”又叫“啸卧栖云”,是“金门八景”之一。俞大猷离开金门二十年后,他的门生杨宏继守金门,在此构石为亭纪念老师,称为“啸卧亭”,并题联于亭柱上曰:“啸喝气雄吞宇宙,卧休神隐静风波。”

名将俞大猷初入仕途的第一步无疑是得到肯定的,嘉靖四十三年(1564)金门百姓特地为他建造生祠,请金门后浦进士许南洲撰写《都督俞公生祠记》。碑石竖在旧金门城关帝庙侧,现移至金门酒厂路旁。碑高2.48米,宽0.99米。

在这个阶段,俞大猷已经意识到倭患的严重性,向监司上书言事,陈述破敌良策,不但不被昏聩的上司采纳。反被监司斥责道:“小校安得上书!”将其杖责革职。后来尚书毛伯温欲征安南,俞大猷“复上书陈方略,请从军”,颇为毛伯温赏识。因停止征安南,故也未曾召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