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将戚继光2

(2012-08-10 07:46:00)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名将戚继光2

——明史札记之二十七

我楚狂人

二、北上练兵和修筑长城

北方蒙古族对边境的威胁一直被明王朝视为心腹之患,因此,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戚继光奉命北上,到京师不久,便上《请兵破虏四事疏》,提出自己的边防策略。但是一些官僚清谈终日,又纷纷进谗言阻挠重用戚继光,结果戚继光只被任命为禁军神机营副将。二年(1568)夏天,由于新任蓟辽保定总督谭纶的推荐,戚继光被任命为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之军务。当时坐镇蓟州的是总兵郭琥,戚继光来到后,由于指挥权不统一,诸将多不听令。不久首辅张居正把郭琥被调走,指定由戚继光独自负责蓟州防务,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这样,戚继光才得以实施自己的边防设想。

为了整顿边防,戚继光到蓟镇后,将全部蓟镇防区划分为十二路,上面设东、西协守,分管东西各路军队。同时,他开始了自己的练兵计划。但是,虽然戚继光全权负责蓟州一线的防务,但练兵主张却得不到朝廷的积极支持,于是他先将精力主要用到了防御工事上。他将旧长城城墙加高加厚,并修筑了大量空心敌台。敌台修成后,戚继光又设立车营,创立各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术。在此期间,因北方士兵纪律散漫,战斗力低下,戚继光请求调自己训练的浙兵北上,这个动议得到张居正等执政大臣的同意。于是朝廷先调来浙兵三千,后增到九千,最后增至二万,这些浙兵成为守边的主力。通过戚继光的艰苦努力,北边防务有了很大的改观。

根据北方的地理条件,戚继光提出了车、骑、步三军协同作战的策略。长城敌台修筑完毕后,戚继光便建立七座车营,分别驻守建昌、遵化、昌平等地。每一车营有重车一百五十六辆,轻车二百五十六辆,步兵四千人,骑兵三千人;每车配备士兵二人,“佛朗机”炮(进口的洋炮)两门。这种战车有八片可以折叠的钢制屏风,平时平放在车辕上,战时打开树立在一边,最边的两扇可以活动,供步兵出入。作战时,骑兵在前面阻挡敌人,战车在后面排成战斗队形;敌军逼近时,骑兵退入战车阵内,车上的士兵施放火器;火器的威力发出后,步兵从车后冲出;敌人攻势被挫后,骑兵又从车后出击。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最早的炮火掩护作战的战场艺术。经过训练,车营发挥了极强大的威力。

戚继光镇守蓟州不久,俺答汗就放弃了边境骚扰政策,与明政府达成休战协议。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设立互市于大同、宣府等地,俺答汗则严禁诸部入边劫掠。但是,辽东的图们札萨克图汗(或称土蛮)却还经常攻掠边境,朵颜部的董狐狸更是不时和明军发生冲突。戚继光积极防御,多次击退董狐狸的进攻,使其保证不再攻扰边塞。万历七年(1579)冬,图们汗带领骑兵四万多人进犯辽东镇,辽东总兵李成梁坚壁清野,朝廷命戚继光出兵声援,图们汗见明军准备充分,只得无奈退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名将戚继光1
后一篇:名将戚继光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