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哉此村2


标签:
人文/历史山水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雄哉此村2
——徽州行之一
我楚狂人
村中还有一座“大中丞坊”(光分列爵坊),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大中丞”本是尚书的尊称,明清各省的巡抚多挂尚书虚衔以示荣宠,故多称“中丞”。这里指的是明成化年间进士曹祥、隆庆年间进士曹楼和清代进士曹文埴,做到尚书、巡抚之类高官。牌坊上还镌刻了明代曹氏家族中举者和显宦的姓名,这是曹家的功名纪念碑。村中还有桃花坝、慈光庵、小南海等胜景。泛舟新安江上,见绿水潋滟,碧树掩映,令人心醉。
雄村有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竹山书院,彰显了雄村人自古以来对教育的重视。竹山书院是乾隆二十年(1756年)前后建成的,为户部尚书曹文埴的伯父干屏、生父青兄弟所建。清初,曹氏为盐商,至曹堇饴时,已成豪富。曹堇饴临终二子干屏、青于竹溪建文阁,创书院,修社祠,筑园庭。儿遵父命,于乾隆初着手筹建,历十余年乃成。
竹山书院两旁的石鼓和大门上方斗大的“竹山书院”的题额十分醒目,入门处竖立了一个木屏,两廊皆方形石柱,正厅宏大宽敞。正壁悬兰底金字板联一付,上联是“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下联是“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联为曹文埴所撰写。
桂花厅在桃花坝东首和竹山书院相连。园中植有桂树数十株,有月月桂、八月桂等多个品种。桂花厅名为:“清旷轩”。轩厅正壁有曹学诗所撰写的《所得乃清旷赋》。轩柱悬隶书联对:“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轩厅上额匾为篆书“所得乃清旷”。厅前有平台,台柱三面皆饰以石雕,有栏柱十六,顶端各有青石狮,小巧玲珑,神态各异。
在桂花厅通往竹山书院的回廊的廊间壁上,嵌一大黟青石板,上书“山中天”三字,字径尺五,为颜真卿书,字迹遒劲雄浑,令人留连。
桂花园西首有八角亭一座,正名为“凌云阁”,亦称“文昌阁”。此阁高大雄伟,石基八面,高六尺多。阁分二层,各具八角,顶为锡制,基部如荷披复,上为防风锥,以铁链八条系于四角间。角均翘起,如鸟振翼,下垂风铃。角尾饰以陶制鳌鱼。脊间立好望兽。阁的上层,八面皆窗,正面窗外悬陶匾,赭底黑字:“俯掖群伦”,是曹文植的手书。阁的下层,前柱为石制,两柱间有一匾,兰底楷书金字:“贯日凌云”,石柱悬一对联,上联“扶君臣朋友之伦,心悬日月”,下联“证圣贤豪杰之果,道在春秋”。
竹山书院的建筑都已经很破旧了,如凌云阁旁的书楼就岌岌可危,看得出缺少维修资金,而且作为“国重”,也不能随便维修。但是,保护文物时不我待,还是要抓紧运作。
桃花坝、桂花厅、八角亭和竹山书院联为一体,立于新安江畔,景致实为诱人,当桂花盛开时,登阁远眺,微风送来清幽的花香,耳闻叮当清脆的铃声,远山叠翠,近水扬帆,置身此中,如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