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议论文的论辩性追求1

(2012-03-17 07:58:17)
标签:

教育

写作

杂谈

分类: 写作杂谈

议论文的论辩性追求1

——议论文写作入门之七

我楚狂人

一、理论解读

何为议论文的论辩性?所谓论辩,就是申明自己的正确观点,驳斥对方的错误观点。议论文的论辩性追求就是在议论文写作中追求具有论辩性,简言之就是具有逻辑性的思考与分析。这对初学者无疑是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只有具有了论辩性,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才算是真正入门了。

归纳起来,议论文的论辩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

1.因果分析法:即分析事理的因果关系,通常可以使用因果关系复句来表达。即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的复句来表述。

2.条件分析法:即对事理的条件进行分析,通常可以用条件关系复句来表述。即用“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这样的关联词的复句来表述。

3.假设分析法:也就是对事理进行假设,通常使用假设复句来表述。即以“如果……那么……”、““如果……就……”、“假使……那么……”等关联词的复句来表述。

4.对比分析法:就是对事理进行正反对比分析。

此外还有比喻分析等等。当然所有论辩思维都不是单一的,可以综合使用。

二、佳作导向

例文1下面是著名的培根《谈读书》,阅读并学习文中表现出来的论辩性。

谈读书

培根

1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人们独具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枝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

2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读书便是迟滞,过分用学问自炫便是矫揉造作,而全凭学理判断一切,则是书呆子的癖好。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而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则便太迂阔了。

3机巧的人轻视学问,浅薄的人惊服学问,聪明的人却能利用学问。因为学问本身并不曾把它的用途交给人,至于如何去应用它,那是在学问之外,超越学问之上、由观察而获得的一种聪明呢!

4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寻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有些书不必去读原本,读读它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书,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5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他就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辩论,就需要有急智;如果他很少读书,就需要很狡猾,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假装知道。

6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不仅如此,读书并且可以铲除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某些疾病一般。例如:滚球戏有益于肾脏;射箭有益于胸部;散步有益于肠胃;骑马有益于头部等等。因此,假若一个人心神散乱,最好让他学习数学,因为在演算数学题目的时候,一定得全神贯注,如果注意力稍一分散,就必得再从头做起。假若一个人拙于辨别差异,就让他去请教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因为他们正是剖析毫发的人。假若一个人的心灵迟钝,不能举一反三,最好让他去研究律师的案件。所以,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节选自《读书的艺术》)

思考题

试分析文中使用的论辩方法。

参考答案

第1自然段:“那些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学识的人,也许能够一一实行或判断某些事物的细枝末节,但对于事业的一般指导、筹划与处理,还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胜任。”——假设分析、对比分析。

第2自然段:“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比喻分析。

第5自然段:“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作,他就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辩论,就需要有急智;如果他很少读书,就需要很狡猾,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假装知道。”——假设分析。

其他的,可以自己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