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的假山2


标签:
人文/历史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个园的假山2
——扬州寻胜之五
我楚狂人
如果抛开“四大名园”的虚名,个园不失为值得一看的古典园林。到个园无非是看竹子和看假山。
先说竹子。园名中的“个”字,就是取了竹字的半边。个园的庭园里栽种了各色异种竹子,叫人玩赏沉吟。那竹叶映在粉墙上,印出一个个“个”字来,恰似文人画中风竹。东坡居士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痩,无竹使人俗。”这大约就是园主人身为盐商的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怕被人看俗的心理吧。一进个园月洞门,小径两侧就是参差披拂的竹林,个园的竹子还是值得一看的。个园是黄至筠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是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
个园以“四季假山”称著,有人总结说:“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又说:“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分别用湖石和黄石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
所谓“春景”也就是园门近处竹林,竹林间配以石笋,寓意生机勃勃。
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湖石为主,利用太湖石的瘦、透、漏、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山下有池塘,山腹有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甚幽深,颇具寒意,夏天步入,顿觉凉意。
经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就到园东气势雄伟的秋景区。秋景为黄石假山,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黄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山体峻峭雄伟。中峰高耸奇险,山腹有石屋,可容十几人,内设石桌、石凳、石床。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顿觉心胸开朗,满园佳境,尽收眼底,有秋高气爽的感觉。尤其是夕阳西照,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方觉此山面西的妙处。
冬景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如雪,不见棱角,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憨态可掬。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后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呼啸之声。“雪色”“风声”,渲染冬意。山侧腊梅傲雪凌霜。冬景西墙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暗示冬去春来。
必须承认,个园的假山很精致,很刻意。但是正因为过于精致刻意,就觉得很夸张。不客气的说,个园的假山有点匠气。我不由得又想起苏州的环秀山庄的假山,这是内行们赞叹的园林垒山艺术的绝品。这是园林垒山大师戈裕良的作品。为什么环秀山庄的假山如此叫人赞叹?就因为师法自然,脱尽匠气。所以我不相信个园的假山是“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的手笔,不仅是时代不对,更因为这里的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