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立意和事理分析3

(2012-03-03 08:20:04)
标签:

议论文

写作

教育

分类: 写作杂谈

学会立意和事理分析3

——议论文写作入门之六

我楚狂人

三、尝试习作

学会立意和学会分析事理,是学习写作议论文的重要的坎,过了这个坎,才算是基本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了。下面看一篇学生习作。

例文

纠正我们的偏见

——我读《秦相李斯》

吴听鹂

我一贯认为李斯这家伙不是好人,一生为非作歹,毒死了韩非,害死了秦始皇,而且利欲熏心,为保官位,杀扶苏、立胡亥。而读了钱宁的《秦相李斯》,我才纠正了这些偏见,并生出许多敬慕来。

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融入了今人的幽默,烘托出了作者目光的与众不同。李斯一生,大起大落,从平民一跃成为荀况门下的才子,与韩非齐名,经过逐客风波,一步步攀升至秦国丞相,荣耀一时,却没想到最后落得一个腰斩并五刑再夷三族的下场。

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李斯杀了韩非,因为他的自私心作祟,害怕韩非夺他的位子。我并不否认李斯在韩非之死中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始皇生性多疑,认定韩非乃韩国特务而非特使,并认为他得不到的别国也不能得到,令对其严刑拷打,才使韩非被逼无奈向李斯讨毒药自尽。李斯自己也为失去昔日同窗而痛心和后悔。

李斯入狱前,一心辅佐二世,镇压刘邦项羽起义,维持秦国安定,忠贞之心令人敬佩。他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懂“该出手时就出手”,明知道赵高是个小人,还救他,用他,就如同把一颗炸弹安置在身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果然,他最后竟会以通盗、谋篡罪死在这个宦官手里。而也正是赵高,这个二世最信赖的人,毁了整个秦朝。

李斯才气逼人,通过《谏逐客书》平步青云,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轻信赵高的话,为挽救秦国,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立了胡亥,却反而加速了两者的灭亡。

不可否认,李斯的确很自私,他为受宠幸而主张焚书坑儒,杀死反对他的谆于越,也不敢提反对造阿房宫的事,但伴君如伴虎,必须时时小心,处处谨慎。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秦始皇嬴政——一个瘦骨嶙峋又生性暴虐的国君,在李斯的辅佐之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御外敌,以这些来说,他确实是千古留名,而其中李斯功不可没。

这就是李斯,现在我眼中的李斯,一个忠义两全,才华横溢又带有自私心的秦国王朝二朝元老。也许,作为一名中学生,仅凭主观思想和掌握的知识来判断,观点不免有些偏激,也不够全面。我想,以李斯的才华和功绩来说,他还不至于遗臭万年吧。

(本文收入希望出版社《新浪潮作文丛书》)

点析

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其立意在于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秦相李斯。这样的立意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是正确的,也是积极向上的。同时,因为是“翻案文章”,所以具有新意。小作者从李斯最被诘难的韩非之死入手,分析李斯仅仅是此事的“推波助澜者”,进而列举了李斯对秦王朝的贡献,证明了李斯应有的历史地位。最后又指出了李斯的自私,使文章显得客观全面,说理很是清楚。这就是小作者分析事理的功夫了。这是一篇比较好的读后感。

习题训练

作文题《读《黔之驴》有感》,要求立意较好,分析事理清楚。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读后感。

提示

《黔之驴》这篇寓言虽然短小,但是含义深刻而丰富。我们从“驴”的入手,可以找到“色厉内荏”、“徒有其表”、“虚张声势”等角度切入;从“虎”入手,则可以找到“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果断出击”等角度切入。但是,首先不要贪多,集中一个角度切入,立意要集中,论题不要二元化。其次,想一想,别人最容易想到的立意是什么?是否可以避开?哪个角度立意容易出新?此外,要注意事理分析,不要流于罗列材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明寺怀古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