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初诸将3邓愈

(2011-12-17 08:39:27)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明初诸将3

——明史札记之九

我楚狂人

三、邓愈

邓愈(1338年2月15日-1378年11月9日),初名友德,字伯颜。虹县龙宿里(今属泗县大路口)人。少年随父起兵反元,十六岁父战死,兄友隆不久病故,邓愈领其军,即能先登陷阵,勇冠三军;旋归朱元璋。邓愈与李文忠都是朱元璋麾下少年成名的将领,19岁积功升广兴翼元帅。继率部南下,取广德(今属安徽)、宣城(今属安徽)、徽州(今安徽黄山)。十八年,转战浙西,屡败元军,升佥行枢密院事。后进兵江西,挫败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部,升江南行省参政,总制各翼军马。邓愈的成名战是南昌守卫战,他作为朱文正的副将,坚守南昌,与陈友谅六十万主力相持三月,为朱元璋争取到宝贵的战机。吴元年为右御史大夫,领御史台事。洪武初为征戍将军,明洪武三年(1370),以左副副将军从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元军。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封卫国公。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吐蕃残部抢劫乌斯藏贡使辎重。邓愈兵分三路,深入吐蕃腹地,追杀至昆仑山,俘斩万人,获马、牛、羊20余万,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朱元璋见到捷报后,降旨嘉奖邓愈,赐红蟒暖袍一件、玉带一围。十月,凯旋到达寿春。不久,因病去世,时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年41岁。。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邓愈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

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朝3日,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配享太庙。他还亲自选择墓地,安葬在南京雨花台西安德门里的西山。朱元璋追忆邓愈的战功时,对礼部尚书朱梦炎说:“友德随我二十二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你当撰文刻诸石上,以昭不朽。”邓愈的墓碑上刊文曰:“王器量宏伟,沉毅简重,谦恭慎密,奉公守法,临大敌而不惧,有大功而不矜;又能礼贤下士,宽惠待人,事母夫人能至其孝,抚弟幼孤能至其爱,不独有将略之雄,兼有君子之行,宜乎为国元勋,光辅帝业。”朱元璋并为邓愈像题辞:“天生元辅兮辅我定乎九州,溯其功勋德业兮实无人以可侔,垂凛凛于尺幅兮直与河岳而长流。”

附录:邓愈墓

洪武五年,邓愈病死于平定西南之乱后的班师途中,时年41岁,朱元璋追封其为宁河王,谥号武顺,邓愈墓位于今中华门外雨花南路邓府山上,现有神道碑、一对石马、一对马倌、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文臣和一对武将和墓冢。

在雨花区的纬八路旁,有一座“山高水长”的石牌坊,这就是明朝开国功臣邓愈的墓冢。明朝开国功臣墓有一部分在紫金山阴,另一部分在南郊(雨花区),都是爵位很高的功臣。邓愈墓神道石刻保存的较好,现在有神道碑、一对石马、一对马倌、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文臣和一对武将。现在这里以邓愈墓为主中心建成了邓府山公园。邓愈墓神道石刻周围修建了一些仿古建筑。

邓愈墓于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7月,邓愈墓作为明孝陵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清皇家陵寝”的组成部分。2006年5月,邓愈墓作为明孝陵明功臣墓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