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教育理念·爬墙
(2011-09-08 07:39:15)
标签:
教育教育实验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围墙·教育理念·爬墙
我楚狂人
苏州国际教育园市原苏州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永新先生的精心之作,他想构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城,就像是英国的剑桥和牛津。但是,事与愿违,据说是管理上有困难,先是教育园区各校把学生生活区圈了以来,而且关闭了许多原有的门。而在朱市长离开苏州到北京任职去之后,各校更是变本加厉兴建围墙,如今已经瓜分完毕。凡是能够打围墙的地方都围了起来,只有那“某某路”的路牌名在围墙探头探脑,看起来有点滑稽。
去过剑桥、牛津的人回来说,那里大学与城镇是浑然一体的,没有围墙。其实这种没有围墙的大学何止剑桥、牛津,国外许多知名大学都是没有围墙的,我退休前曾经接触过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工作,知道情况属实。我也曾问过外国同行,学生管理有没有困难?他们对我的问题很觉惊讶,说,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围墙,大学的围墙,反映了中外教育理念的不同。我们的理念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负责,所以时时处处要管。也就是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在《套中人》中说的“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战战兢兢,唯恐百密一疏。于是求助于围墙。而国外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欧美的教育理念则是早早告诉学生,人必须为自己负责,人应该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何况大学生已经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更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所以他们不依赖围墙。
朱永新先生当年不设围墙的本意是什么?我没有机会请教他本人,不敢妄加评议。我想绝对不会是浅薄地模仿人家的形式,肯定有其深层内涵。也许正是我前面说的原因吧。但是,由于我们从幼儿园到高中始终都把学生“圈养”的,从来没有“放养”,在毫无适应期的情况下骤然“放养”,出现问题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然而这是不是就该后退,就该重新“圈养”呢?我们现在已经有大学,开始用管中学生的模式来管大学生了,这是饮鸩止渴的办法。我们的大学生还不能心理“断奶”,什么时候“断奶”?大学生毕业,总得独自面对社会,那时候围墙又在哪里?
围墙只是表象,本质是我们“管的”教育已经技穷。我不知道,当我们的管理者看见精力过剩的学生嘻嘻哈哈爬围墙闹着玩时,心里作何感想?
除了筑围墙,我们应该还可以做些什么?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