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念骆伟里教授

(2011-08-30 08:27:36)
标签:

教育

追念

杂谈

分类: 心香

悼念骆伟里教授

我楚狂人

今天清晨,王家伦教授在QQ上告诉我,骆伟里老师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我心里一震。前几个月我还到他府上拜访的,还相谈甚欢,不想数月不见,遽尔天人永隔。人生无常啊!

算起来骆伟里老师应该算是我的老师,1964年我在苏州七中上初三时他是初三年级组长,上另外两个班级的语文课,当时骆老师才24岁。所以初中时我没有听过骆老师的课。骆老师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这个今天看起来很荒唐而当年则很堂皇的原因没有考上本科,他是师范专科毕业来苏州七中教书的,也是当时公认的七中后起之秀之一。后来他借调到《汉语大词典》编写组工作,这一借调就是十八年,这也是骆老师学术发展的关键的十八年。这十八年,让一个普通初中语文老师成为优秀的汉语言学者。《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结束后,骆老师到苏州教育学院工作,一直是中文系的业务台柱之一。他是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的创办人之一,并在学报工作多年。他是教育学院“珍稀”的正教授之一,多年来他一直担任着苏州市语言学会的副会长。

我和骆老师相识那是我初三即将毕业的时候,当时学校的杨泽海校长一心想让我留在七中上高中,于是叫班主任动员,继而就是年级组长找我谈话。也就是那次,我认识了骆老师。当时骆老师的话很明确,说我“成绩好,家庭成分也好”,留在七中,保送重点大学没有问题。条件是我填志愿放弃填苏高中,只填七中。这种操作今天是司空见惯了,但是在1964年,绝对是骇人听闻的。但是我没有承骆老师的情,因为我当时家境困难,我根本不想考高中,只想上中专,早点为家庭分忧。后来还是杨泽海校长出面把我留在了七中。

后来的那些年我与骆老师见面并不多,只是我参加苏州市语言学会活动的那几年交往才多起来。正如我的恩师王迈老师说的,我不是搞语言研究的料子,没几年我就淡出语言学会了。但是与骆老师的交往保持着。

我与骆老师交往是因为有共同的话题,那就是“保卫汉语”。这是那一年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莲花学校开苏州市语言学会年会时的事情,我和袁金华老先生坐在一起,闲聊中我提出了这个口号,袁金华老先生表示赞同。在近旁的骆伟里老师一听就激动起来,他说这个口号要叫响,汉语的处境堪忧啊。此后骆老师只要有机会,就会为“保卫汉语”慷慨激昂一番。他把自己看做是保卫汉语纯洁性的斗士。

事实上骆老师是一个保卫汉语的斗士,只要给他讲台,他总会抨击时下种种对汉语的“污染”,斥责一切汉语拼音化的论调。每当涉及这方面问题,骆老师就会情绪激动起来。

骆老师是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我在骆老师家里,见他的书斋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手稿整洁,字迹秀丽。每有一个疑问,必反复论辩,到想通问题为止。

我上次到骆老师家里,他拿出一叠文件给我看,那是一份权威的目录,收录了建国以来的汉语言学的重要成果,其中就有骆老师当年在《汉语大词典》编写组时发表的论文。当时他高兴地说:“看来学术界没有忘记我。”不想一语竟成了预兆,骆老师竟成古人。

骆老师虽年逾古稀,但是乌发满头,语言机敏而睿智,声音清晰而节奏明快,怎么看也只是六十上下的样子。虽说骆老师过于清瘦,但是两眼炯炯,精气神十足,怎么看也不像要走的人啊。

呜呼,愿骆老师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麋鹿的家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