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语文老师不会写作


标签:
感悟随笔教育 |
分类: 写作杂谈 |
有感于语文老师不会写作
我楚狂人
这次在扬州的结题会议上,课题组长来自西安的赵明老师说起这样的事,他说,现在百分之六七十的语文老师不会写文章,而就是这些不会写文章的老师在教学生写文章。赵明老师说的是事实,悲观地说,不会写文章的语文老师比例还要超过百分之六七十。我说的写文章不是指为了拿职称而拼凑成篇的所谓论文,而是指随笔、散文(如游记之类)、诗歌(新旧均可)、小杂文、小小说等等“文”,而不是工作总结之类“笔”。
语文老师自己不会写文章,自然不知道写作的甘苦。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没有真正体验过写作的人体味不到个中滋味。那么让没有体会过写作甘苦的人去教学生写作,无异于问道于盲,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你说,这样的老师教写作,除了捧着一本写作教程,照本宣科讲技法,还能做什么?这也就是写作课技法泛滥的根子所在。
语文老师不会写作,并不怪这些语文老师本身,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因为喜欢语文才当语文老师的,这与朱自清、叶圣陶是完全不同的。我当年是文理科学习均衡,因为酷爱语文(被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冯寿耆先生骗的),坚决地选择中文系的,我的老朋友苏州大学的周秦教授也是如此。但是,现在是怕背怕记学理科,学不好数学、物理学文科。反正文科就是被界定为“死记硬背”(其实绝非如此,这是误导),于是入了文科大圈子,稀里糊涂选了中文系。中文系毕业,不要说读过“四大名著”,连四大名著也讲不全讲不对的还大有人在。写文章?要求太高了吧!这就是今天师范中文系生源的真实情况。你说,要这些被放在语文老师饭碗边的同行们写文章和教写文章,不是强人所难吗?
朱自清是散文家,你看他的《背影》、《冬天》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人间至情,真正感人肺腑。叶圣陶是小说家,他的教育小说《倪焕之》被当时人赞誉为“扛鼎之作”,他的《稻草人》被称为中国童话的划时代的作品。朱自清、叶圣陶的时代语文老师会写文章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中学语文老师直接走上大学讲台也是在寻常不过的事。到了我这代人,就差多了。南京有个语文老师王栋生,是个杂文家。其他的一能写每每就当专业作家去了,如刘心武。像我这样小打小闹的还在讲台上,也不多了。
语文老师不会写作,这是我们今天中学(包括小学)写作教学的死穴。而且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你不能指望让所有或大部分不会写作的语文老师“继续教育”学会写作,不可能!写作本来就不是人人学得会的,这要“悟”。何况这些不会写作的语文老师压根不喜欢写作,牛不喝水强按头啊。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