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老城记


标签:
人文/历史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喀什老城记
——西出阳关之十四
我楚狂人
我们去喀什老城区,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面积为4.25平方公里,约有居民12.68万人,全部是维吾尔族。老城区在高台地上,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形如迷宫。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喀什老城区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也因此,喀什成为全新疆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
喀什老城是喀什的灵魂所在。喀什最早原称疏勒,最早见于我国西汉时张骞所记载的古疏勒相关资料,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朝时曾设的疏勒镇故址在今天的喀什市东20多公里处的汗偌依古城,有莫尔佛塔为证。古疏勒城位于今天喀什市内南边盘橐城所在地,也叫艾斯克赛尔古城,而恰萨和亚瓦格所在地的喀什古城应是喀喇汗王朝王都的遗址,据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的核心区老街巷,在约有2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2.3万居民聚居叠住,两三百条巷道交错密织,这是真正的迷宫。
在“古丽”的引领下,我们走上高高的阶梯,正是进入老城区,犹如置身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画卷之中。由于建筑空间有限,一般人家都在有限的平面上,盖起两到三层土木结构的小楼,有的还向下延伸,建成地下室。客厅、居室皆由木质扶梯、楼梯连结。家家都有晾台,就在屋顶平台。尽管空间狭小,每户却都有不大的庭院,用于养花或置放盆景。盆景、鲜花与建筑物廊柱、木雕、挑檐上的各色花饰交相辉映,表现了主人们生活的情趣。巷道上时见过街楼,给小巷平添几分古朴与幽深。
在街巷里不时见到清真寺,这是老城区最气派的建筑。大小清真寺渲染了浓浓的伊斯兰文化的氛围。
孜里其巷的一户住宅建在老街区的最高处。进门后,脚踩木梯,拾级而上,来到他们家视野开阔的平台。在窗口极目四望,之间古城风貌尽收眼底。
属亚瓦格街道办事处的小巷名“布拉克贝希”巷,“布拉克”,维吾尔语意思为“泉”。这条巷子呈环形,中心因为有九股泉眼,人称九龙泉。又有人依“疏勒拜泉退匈奴”的千古佳话,称其为“耿恭泉”。看来老城建在台地,形如迷宫还是有道理的,这是军事防御的需要。
老城区的人们生活很安宁,他们借办旅游之机在家里办起了商铺,经销着各种维吾尔族特色的商品:小花帽、丝巾、铜制生活用具和工艺品。也不少是家庭作坊自产自销,但是也有不少是批发来的。
维吾尔老乡院子里的无花果已经开始结果了,但是远没有成熟,不过,我们彷佛已经嗅到无花果的浓浓的甜香了。
附言:可以在我的播客看看动态画面,我一路都有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