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与月牙泉


标签:
人文/历史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鸣沙山与月牙泉
——西出阳关之六
我楚狂人
凡是初到敦煌的人,首先当然冲着莫高窟,其次,必是鸣沙山与月牙泉。鸣沙山并非敦煌独有,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与敦煌鸣沙山并称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但是敦煌鸣沙山因为其历史文化之久远和景区的特色成为最负盛名的一处,也最为人所熟知。唐人有诗云:“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呜,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写的就是敦煌鸣沙山。西汉时就有鸣沙山好似演奏钟鼓管弦音乐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旧唐书·地理志》载鸣沙山“天气晴朗时,沙鸣闻干城内”。敦煌遗书载鸣沙山“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振数十里,风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全长20多公里,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阳光下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十分明丽。鸣沙山之雄浑气魄,叫刚刚接近它的我们几乎无所措手足,好大一会才定下神来,套上鞋套,乘坐景区电瓶车前去鸣沙山深处。
下电瓶车,我们爬山一道沙坡,在这里可以观赏神奇的月牙泉全貌。
月牙泉在鸣沙山环抱之中,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浸润而成,在四面黄沙沙丘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千年不涸,蔚为奇观。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泉水水位一度低落,现在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月牙泉边小丘上建起了亭台楼榭,四望是苍茫的沙山,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清澈的泉水云影徘徊。其景色正如一位喑呜叱咤的英雄却不乏风流蕴藉,实在叫人倾倒。
鸣沙山与月牙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鸣沙山,月牙泉也就平平无奇,只是一泓清泉而已;没有月牙泉,鸣沙山也就混同与其他鸣沙景观,缺少了灵气。只有鸣沙山与月牙泉成为一个整体,才成就了千古奇观。是鸣沙山成就了月牙泉,也是月牙泉成就了鸣沙山。
鸣沙山可以自驾沙漠车在沙山上驰骋,也可以爬山又陡又高的沙山滑沙而下,但是这些已经不是我能够玩的了。鸣沙山可以骑骆驼登山,但是我更愿意躺在沙丘上仰望天空发呆。赤着脚爬上沙丘,把光脚丫子埋在发烫的沙子里,看着远远近近的沙山在日光云影的戏弄下光影变幻不定,变幻出丰富的层次来。骆驼在沙山走过,风中传来雄浑的驼铃。只觉自己已经与鸣沙山融为一体了。我觉得自己全所未有地接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