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镇记3南浔(三)小莲庄

标签:
人文/历史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浙江古镇记3
——浙游记之四十二
我楚狂人
(二)小莲庄
与嘉业堂隔着一条河的就是著名的江南园林小莲庄,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小莲庄是清光绪年间南浔首富刘镛(字贯经)的私家园林也是家庙及义庄所在,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苹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因园主爱湖州的赵孟頫莲花庄,故命名自己的园子为小莲庄。
小莲庄内外都是水,门外是秀丽的鹧鸪溪,碧水环绕,门内的园林建筑都围绕着中心的莲池,莲池面积很大,周以长廊,通以曲桥。园内古木森森,怪石嶙峋,居住区与园林区以复廊分隔,格局规整。
其园林以巨大的荷花池为中心,形成内外两园。其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取唐人杜牧《山行》之意,叠石成山,山道曲折,半山苍松,半山红枫,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而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一步一景。
荷池南岸主体建筑“退修小榭”,临池而建,是典型江南水榭建筑。此榭经曲廊勾连主人的书房“养新德斋”,因院内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厅”。荷池北岸外侧为鹧鸪溪,沿溪叠有假山并植矮竹护堤,堤上建有六角亭。堤东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门额上的“小莲庄”三字为清人郑孝胥所书。荷池东岸,原建有“七十二鸳鸯楼”,抗战时被毁,其南侧有百年紫藤,似卧龙参天盘卷,枝叶茂密,伸达五曲桥顶,每到花季,即如紫色的彩带悬绕于桥顶,美不胜收。
荷池西岸较高的建筑为“东升阁”,是座西洋式的楼房,俗称“小姐楼”。室内用雕花圆柱装饰,壁炉取暖,窗的外层用百叶窗遮光,为法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西岸另建有“净香诗窟”,是主人与文人墨客吟诗酬唱之处。
荷池西岸长廊的壁间嵌有《紫藤花馆藏帖》和《梅花仙馆藏真》刻石四十五方,是为“碑刻长廊”。颇有精品,与宁海《渤海藏珍》帖石并名。长廊北有桥亭,中隔半圆亭,南有扇亭,长而不呆板。此长廊引接刘氏家庙。
刘氏家庙,是小莲庄的主要建筑群,由长廊与园林分隔。此家庙始建于1888年,历时九年,于1897年始成。家庙坐北朝南,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石牌坊、门厅、过厅、正厅和馨德堂等。家庙正厅面阔三开间,明间进深五柱四间,次间进深六柱。正厅明间悬宣统皇帝御赐的“承先睦族”九龙金匾一块。馨德堂在家庙正厅的北侧,该堂为楼厅建筑,底层面阔三间,周转卷棚轩廊,楼上四周有宽大的周转廊,故俗称“走马楼”。馨德堂门窗棂心都用硬木雕出钟、鼎、钱币等博古纹饰,四周用卵石瓦片花街铺地。
在家庙的西侧为刘氏义庄,建于1922年,在义庄天井内植有古桂两株,故名“桂花厅”。后厅为忠孝祠,供奉刘氏十世祖宋侍郎忠公刘汉弼遗像,现为“叔萍奖学金成就展览馆。义庄西侧与嘉业堂藏书楼毗邻,藏书楼东护河旁是刘氏家庙甬道,两旁植百年古樟,中铺青石板,愈感幽深肃穆。藏书楼可以看作是小莲庄的扩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