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镇记2南浔(二)嘉业堂藏书楼

标签:
人文/历史旅游 |
分类: 天南地北 |
浙江古镇记2
——浙游记之四十二
我楚狂人
(一)嘉业堂藏书楼
南浔旅游,一般从嘉业堂藏书楼开始。嘉业堂藏书楼是南浔这个文化古镇的象征,也是南浔人的骄傲。
嘉业堂藏书楼,系清末巨富“四象”之一的刘镛(另外的三人是张颂贤、庞云曾,顾福昌)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现在的藏书楼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迎接来自天南地北的读者和游客。
嘉业堂主人刘承干(1882—1963),字翰怡,号贞一,1882年出生于南浔。1911年,刘承干为“避难”迁居上海,开始了他的藏书生涯,“客居海上二十余年,斥资三十万余,共得书籍六十万卷”,成为近代私家藏书的显赫人物。嘉业堂藏书楼与宁波天一阁、瑞安玉海楼、海宁别下斋并称为晚近浙江四大藏书楼。
嘉业堂(国家文保单位)与一河之隔的小莲庄(国家文保单位)、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了南浔的中心景区。嘉业堂是藏书楼与园林浑然一体的建筑群体,外有亭台水榭曲桥,绿荫深处是藏书楼。藏书楼是中西合璧式的两层楼四合院,进入门厅,沿游廊都是藏书室,在这里可以见到保留至今的书版,雕版印刷的工艺活生生呈现在我们眼前。
嘉业堂也刻书,但是刻书的规模不算很大,其主要功能还是藏书,还是以藏书楼称著于世。刘承干还是个精明的经营者,他善于把别人的藏品引进,也善于通过书籍的交换和流通增加藏书量和充分发挥书籍的功能,起到了图书馆的功能。这样的功能,嘉业堂作为浙江图书馆的分馆至今还在发挥。
由于这里藏有许多善本书和珍贵的书版,嘉业堂藏书楼至今保持了不通电这样的传统,以防电器引发的火灾。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大那是对长年生活、工作在藏书楼的人来说是极不易的,这里的守护者已经在藏书楼工作了四代人了,这是何种精神!
嘉业堂的藏书在连年战乱中屡有流失,但是直至解放还有二十万册之巨,实属不易。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敬畏书籍就是敬畏文化传承。我们嗅着书籍特有的翰墨香,看着整整齐齐的排放着的书籍、书版,仿佛看到了中国的文脉。
嘉业堂毗邻有新建景点文园,内有文昌阁、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和南浔名人长廊等景点。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浔文化血脉的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