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散记6沈园

(2011-03-14 08:27:26)
标签:

人文/历史

旅游

分类: 天南地北

绍兴散记6

——浙游记之二

                                  我楚狂人

五、沈园

一场“文革”把绍兴的文化遗存摧毁得很彻底,大禹陵、越王台、兰亭都是1980年重建的,简言之,都是假古董。正如此,没有受到毁灭性破坏的沈园就成了漏网之鱼,也就更觉珍贵了。

沈园坐落在绍兴市区的洋河弄,现在的地名是鲁迅中路318号。我第一次去时是个不大的园子,大约只有5亩地,还是有一些宋代的建筑的。清乾隆《绍兴府志》引旧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即指沈园,原是沈氏私园。沈园有楼台亭榭假山池沼之胜,向有“越中名园”的美誉。说是那时沈园很大,占地有80亩之广,也就是今天苏州拙政园的规模。而沈园真正负有盛名则是因为陆游,因为陆游与唐琬凄婉的爱情,因为陆游的《钗头凤》。

1985年,我与周氏贤昆仲第一次到沈园,是从鲁迅故居步行到沈园的,其实顺着鲁迅故居门前的路向东步行不多远就到了。当时沈园还没有像样地整修,园门是简陋而质朴的竹篱门,也没有人向我们要门票。黄昏斜阳,荒草没径,有着几分萧瑟。这那种境况下,读一读壁间的《钗头凤》,不由得叫人悲从中来。沈园的庭院池沼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而那种氛围叫人刻骨铭心。据说就在1985年,为修复沈园, 对西侧7.2亩旧址进行考古, 发现六朝古井、唐宋建筑、明代水池及瓦当、滴水,脊饰、湖石等遗迹、遗物。当年我有诗记其事:

沈园

落寞竹篱古井静,依稀旧日题诗墙。

魂归稽土心岂灭,梦断剑关诗尚香。

红酥手随东逝水,黄滕酒醉百曲肠。

九州混一君知否,柳老沈园落日长。

1999年再到沈园,我依旧是从鲁迅故居步行去的。沈园经过了1987、1994年两次整修扩建,占地有不到20亩。门前的马路变宽了,有了气派的园门,要收5元钱的门票,园子里新修了不少景点,但是格局好像有点乱。游人颇多,熙来攘往。陆游的《钗头凤》镶上了玻璃框,但是那境况很难叫人与之产生心灵共振了。

近日有朋友说,沈园在2002年评上了AAA旅游景区,热闹得很。沈园现占地57亩,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据说还是绍兴唯一晚间开放的园林,门票高达40元(晚间70元)!呵呵!

陆游与唐琬的故事脍炙人口,但是我还是愿意再说一下。陆游与表妹唐琬伉俪情深,但是唐琬终不为陆游母(也就是唐琬姑母)所容,终于劳燕分飞。公元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两人邂逅于沈园。陆游感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壁间,极言“离索”之痛。唐琬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悒郁而逝。晚年陆游,又数访沈园,赋诗述怀。公元1192年(绍熙三年),他68岁时,重游沈园,又赋诗一首,在诗题中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于石,读之怅然”。这是有情人的千古遗恨。

附: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和《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陆游《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79岁梦沈园诗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84岁《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绍兴散记6沈园

绍兴散记6沈园

绍兴散记6沈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