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园看灵璧石
标签:
旅游 |
分类: 姑苏风光 |
静思园看灵璧石
——吴中探幽之十二
我楚狂人
吴江静思园是一座新造的苏式园林,论造园艺术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园主陈金根收藏的灵璧石之多之精则叹为观止。不夸张的说,不到静思园,不算见过灵璧石。别处见到灵璧石,也就是一两块,最多十来块,这里是成百块精品萃于一堂。别处灵璧石多为案头清供,一米来高的已属大件,这里的镇园之宝庆云峰高达9.1米。
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县,《灵璧志略》记载:“灵璧有七十峰,产有磬石、巧石、黑白石、透花石、菜玉石、五彩石等,山川灵秀,石皆如璧。”分为两种,一为“泗滨浮磬”(今俗称“灵璧磬石”),这是制作编磬的原料,现在也有吧磬石刻成工艺品的。一为收藏的观赏石,“灵璧石文化”则指磬石山所产之奇形怪状,特具美学价值的孤块纯天然观赏石而言,又称“奇石”、“巧石”、“石玩”、“欣赏石”。静思园的灵璧石就是这一类。
灵璧石向有“天下第一石”之美誉,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品第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宋代诗人方岩如是说:“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再追溯灵璧石的开发史已有三四千年之久,《尚书·禹贡》载有“泗滨浮磬”,即殷商时期就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如是等等。宋代花石纲大征灵璧石,明代灵璧石是朝廷规定的贡品。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石清虚》诸篇就是写的灵璧石引发的疯狂。
灵璧观赏石分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其中以黑色最珍贵。色如墨,击声如磬,其形或如仙山名岳,或如珍禽异兽,或似名媛仙客,千姿百态。灵璧石讲究“透、漏、瘦、皱、伛、悬、蟠、色”,美不胜收。有人说灵璧观赏石讲究“瘦、绉、透、漏”四形,又说讲究“清、奇、古、丑、朴、拙、顽、怪”等。
灵璧石石质坚硬而质感温润,与湖石等观赏石不同,更易收藏,向为爱好者喜欢。有名的藏石家无不藏有灵璧珍品,有文献记载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嵋”、赵孟頫的“五老峰”。风流帝王李煜钟爱“灵璧研山”,宋徽宗还为常常把玩的一株灵璧小峰,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镌于峰侧,并钤御印。
静思园在吴江城松陵镇近郊,位于松陵与同里古镇之间。园主陈金根经营事业有成,性爱灵璧石,造园藏石。现在园内收藏了灵璧石珍品一百来品。“龟寿、虎啸、迎客松、紫云峰、刘姥姥”等奇石无不形神具备。特别是镇园之宝庆云峰,高9.1米,重136吨,通体1600余孔,孔孔皆通。“峰底举燧,百窍生烟;顶端注水,千泉泄玉”,创造了灵璧石的收藏纪录。据园主自己说,这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有点类似苏州的“湖石三峰”),终因山道险阻,宋徽宗、明洪武、清乾隆都未能请动这尊大佛。园主造公路数公里,借助部队运导弹的巨型平板车,夜行昼宿,费尽心机,花费巨资,才把这块巨石请到园中。也许这将成为苏州造园史上的一段佳话。
静思园分水景区,内有鹤亭桥、借红轩、三潭印月、小庞山、如归舫等景点;明清宅第区和静思禅院我去时静思禅院尚在营造中。论造园艺术,整体来说,借得湖景,尚有可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