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4,099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夹缝中的李商隐1

(2010-12-04 09:29:01)
标签:

唐诗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夹缝中的李商隐1

——闲话唐代文化之二十五

我楚狂人

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的李商隐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党争夹缝中的苦恼人,正如此,他的诗歌就带着其特有的忧郁气质。他的诗歌唯美而朦胧,费人猜疑而耐人寻味,这都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李商隐出生贫寒,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游幕浙江的父亲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自他的高祖开始,也做过县令、县尉一类的基层地方官,他自称是唐王朝的远房宗亲,查考是实,但是已经是八竿子打不到的旁支了。后来,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早年的贫困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性格特征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表现出来。

李商隐惊才绝艳,被令狐楚赏识,表为巡官。令狐楚也是能写诗的人,与刘禹锡、白居易都有酬答。令狐楚曾经指导李商隐写作骈文,有师生之谊。李商隐在《谢书》一诗中,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抱负:“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但是令狐楚在政治上却是“牛党”的元老人物之一,他在宪宗朝就反对武元衡、裴度、李吉甫的削藩政策。这样,李商隐就不自觉地卷入党争之中,并称为牺牲品。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李商隐在多次失败后终因令孤楚之子令孤绹推荐中进士,调弘农尉,正式进入仕途。是年令狐楚病逝。要知道,唐代的进士是很难考取的,一科仅取二三十名,而不是后世的一百多名。所以,“牛党”一向认为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此时,“李党”重要人物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为掌书记(节度使机要秘书),后来又把女儿嫁给了他。因此李商隐被牛党视为“背主、忘恩”,一直对他进行打击。开成三年(838)春天,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可悲的是,生性特别重情的李商隐自己也觉得对“牛党”愧歉,因此一生郁郁寡欢。不过,李商隐从来没有后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在他的眼中,王氏是一位秀丽温和体贴的妻子,他们恩爱一生。

这不禁令人想起杜牧。杜牧受牛僧孺长期照顾,而在政治上坚定地站在李德裕一边,却从来没有人指责杜牧忘恩负义,这是很奇怪的现象。我想,无非杜牧是名相杜佑后裔,而杜佑又是牛僧孺恩师,背景太硬,惹不起。而李商隐不然,没有什么背景,不妨打击。即此一端,可见“牛党”人品——欺软怕硬。

李商隐在政治上是坚定支持李德裕的,他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主张有所作为。唐武宗时期李德裕为相,本来李商隐可以有所作为,偏偏母亲去世,回家守孝,错过了施展抱负的最好时机。武宗死,“牛党”上台,残酷打击李德裕一派,李商隐也被排挤到桂州、徐州、梓州等地做幕僚,最后在郑州抑郁而死。(可以参见我的文章《唐朝的朋党之祸》)死后葬于家乡琴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