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结缘的顾况陆羽卢仝2

标签:
唐诗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与茶结缘的顾况陆羽卢仝2
——闲话唐代文化之二十三
我楚狂人
二、陆羽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出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生而被弃雪地之中,得僧人相救抱养,养育于僧寺中。或云僧人就是唐代著名高僧智积,今苏州净土宗名刹灵岩山寺中尚有智积井在。
陆羽是弃儿,不知姓名故里,他的姓氏是自己从《易经》中找到的。据说他自己卜卦得到“蹇”卦中“渐”卦,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这样就自己确定姓陆名羽字鸿渐了。
陆羽奇丑,口吃,幼时跟着抱养的和尚学佛,但是志不在此,逃跑去做了伶人。后来又折节读书,游历于江南一带。陆羽能诗,但是留下的诗作不是很多。他的传记里说:“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整个一个怪人。
陆羽如何与茶结缘的?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一说是幼时为僧,在寺院里受智积僧影响学了茶艺;一说是游历江南时学的茶艺。江南在当代已经是茶业的中心,特别是阳羡(今江苏宜兴)到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一带更是生产名茶,阳羡茶和吴兴紫芽茶是宫廷指定的贡茶。陆羽长期在这里活动,对茶叶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是自然的事。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他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旧时茶业行业,如茶庄、茶楼都祀为“茶神”供奉。当时茶庄把陆羽像当做“商标”,每有大客户上门,必赠送陶制陆羽像。
陆羽骨子里是很傲气的,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时,曾经召陆羽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以号称“天下第一泉”的中泠泉煮茶,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称中泠泉与陆羽茶艺为“双绝”,赠陆羽金遣归。羽愧之(视其为卖艺也,一如阎立本耻为画师),著《毁茶论》。然而陆羽还是爱茶,终不能毁。
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徒太常寺大祝,但都未就职,陆羽布衣终身。
《新唐书》及《唐才子传》都有陆羽的传记,《全唐文》有《陆羽自传》。陆羽是把饮茶这一生活行为上升到“茶艺”这一高度的第一人,无愧“茶圣”的称号。
题头图片是陶制陆羽像,也就是旧时茶庄的赠品。上图是浙江湖州陆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