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多彩人生2

标签:
唐诗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白居易的多彩人生2
——闲话唐代文化之二十一
我楚狂人
二、优秀的地方官
元和十三年,贬官江州三年后,“听话了”的白居易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被召还京,累迁至中书舍人(相当于政府秘书长的要职)。因朝中朋党倾轧,长庆二年(822)自请外放(此事下文专门说),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有政绩。唐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白居易在苏杭任上,为地方坐了许多实事,其主要政绩是兴修水利和兴办教育。
在杭州,白居易疏浚了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百姓的饮水问题;当时杭州的水源西湖已经严重淤塞,他发动民工,清淤筑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立石堤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今天秀丽的西湖白堤就是白居易兴修水利的纪功碑。也有人考证,白居易的白堤,并非今天的西湖白堤。说是西湖已经缩小许多,当年的白堤相当于今天杭州的主要街道解放路。不知此说是否属实。我们只把西湖白堤当做白居易的遗爱来看好了,求证是专家的事。
在苏州,鉴于苏州连年水患,白居易发动地方力量,疏浚苏州城主要的泄洪道山塘河,并用清淤的泥土筑起了堤岸,苏州人感戴遗泽,称为“白公堤”,也就是今天名满天下的苏州历史名街虎丘山塘街。苏州百姓把白居易此前的苏州刺史诗人韦应物、刘禹锡并称为“三贤”,立祠纪念。并留下了“苏州刺史例能诗”的佳话。
在苏杭任上,白居易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大力兴办官学,发展地方教育。白居易在苏杭办教育,是苏杭教育史上重要的一页,也是苏杭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杭州西湖白堤和苏州山塘街时,仿佛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在与我们对话:只要真心为民,无愧于心,是不是大声疾呼都无所谓了。
会昌四年,退休的白居易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白居易一直到他人生的黄昏依然在关心着民生。这就是为官者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