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载谁堪伯仲间4

(2010-10-12 07:14:38)
标签:

文化

唐诗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千载谁堪伯仲间4

——闲话唐代文化之十二

我楚狂人

四、吾意独怜才

杜甫是个厚道人,他没有文人相轻的臭脾气,相反,他更愿意看到同行的优点,这就是杜甫成为诗歌艺术集大成者的重要原因。他在山东结识了李白之后,就一直对李白很是倾慕。尽管他与李白的诗歌风格相距甚远,尽管李白在当时人眼里是个争议人物,杜甫依旧一如既往地推崇李白。他说:“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他因为钦慕李白,他写下了一生唯一的一首浪漫色彩极浓的诗歌,那就是著名的《酒中八仙歌》。可以说,李白对杜甫诗歌艺术的提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除了李白之外,他与边塞派代表诗人高适、田园派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都也有着深厚的友情。他称赞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道“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

对“初唐四杰”盛唐人大多评价不高,但是杜甫却充分肯定他们的艺术地位,他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即使对诗歌以外的兄弟艺术,杜甫也往往吸取其精华,从中获得艺术的启迪,丰富了自己的诗歌艺术。无论是公孙大娘的“剑器脱浑”,还是吴道子的山水画,韩幹的画牛都给了杜甫丰富的艺术营养。

博采众长,是杜甫成功的重要因素

五、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生前漂泊沦落,倍经坎坷,身后极被推崇,中晚唐诗人都崇拜杜甫,尤以李商隐学杜诗有成,白居易则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宋人学诗大多学杜,“江西诗派”把杜甫当做始祖。宋末文天祥在大都狱中集杜句明志,遂开集杜句之先河。元人萨都剌学杜诗得其神。明“前后七子”把杜甫奉若神明。清楚吴梅村学杜以诗写史,留下《圆圆曲》等名篇。清中后期如曾国藩、陈衍被也对杜诗推崇备至。说杜诗光照千秋,毫不夸张。

不料“文革”中出现了一件怪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郭某人出了一本奇书《李白与杜甫》。郭某人迎合某人口味大捧李白的同时,肆意贬低杜甫,实为史上首例。最叫人发噱的是该书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先给杜甫定了个“小地主成分”;再用“阵营划分”的方法,把杜甫划进“反动的儒家”阵营,极尽污蔑之能事。郭某人这种昧心之举,或许只是为了苟活,但未免过于无耻。你可以装傻,可以沉默,一如叶圣陶、钱钟书,又何必桀犬吠日,贻笑后世呢?还是杜甫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郭某人尽管才高八斗,无行至此,注定只是一个笑话。(本文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生如朝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