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扼守上游的吴家军4

(2010-07-09 07:41:24)
标签:

文化

宋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扼守上游的吴家军4

——宋史札记之五十三

我楚狂人

四、吴氏治军与吴家军的后人们

吴氏兄弟治军军纪严明,向以战斗力强、军事作风硬朗而闻名。吴玠、吴璘统军驭下十分严厉,对于在战争中违反军纪的必给以坚决的处罚。《要录》卷129绍兴九年六月丁卯条评论吴玠说“御下严而有恩,故士乐为之死”。建炎二年四月时,其牙兵三百余人临阵溃逃。建炎四年三月,为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时,青溪岭之战的溃卒复出就招,玠尽斩之,“军中股慄,自是每战皆效死,无复溃散者矣”。(卷32建炎四年三月乙巳条)绍兴四年二月,统制官郭震为金人攻破其寨,吴玠便斩郭震以示众。绍兴七年冬,裨将马希仲失去攻打熙州、巩州的战机,吴玠便枭其首以令诸军。郯家湾之战中,骑兵将领杨万非常勇敢,生擒金人一千户回来,吴璘却说:“万可斩也。战方急,岂可得一贼而遽返耶!”于是杨万复上马入阵。骑兵将领马广以所部“八字军”赴阵挑逐,大败金人,但是第二天论赏时,吴璘却不赏他,几乎将诛之,曰:“此违约速轻犯令者也。”(卷141绍兴十一年九月丙辰条)吴玠、吴璘强调军队在战争中的整体性,反对在军事行动中的违反节制行为,避免因内部因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在战争中表现突出的将领和士兵,则录其功,给予奖赏。

吴玠、吴璘极度重视战略要地,利用地理抑制平原旷野纵横驰骋的金兵,消耗敌人的力量,吴玠在富平之战后收拾散卒守和尚原时,有人建议他屯守汉中以扼蜀口,吴玠却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后果如其料。绍兴九年七月,陕西新复,楼炤欲尽移川口诸军于陕西,吴璘认为移兵陕右则使蜀口空虚,“敌若自南山捣蜀,要我陕右军,则我不战自屈矣。当且依山为屯,控守要害,逮敌情见力疲,渐可进取。”(卷130绍兴九年七月壬辰条)宋方不应轻易放弃战略要地。

吴氏兄弟用兵精心准备,防患于未然。绍兴四年二月,兀术自宝鸡入侵,犯仙人关。在这之前,吴玠就已经料到敌人肯定深入,事先就在关侧的杀金平筑好堡垒,严兵以待。在绍兴和议之后,吴璘没有丝毫松懈。仙人关左出之路,自成州径天水县,出阜郊堡,直抵秦州。这条道路,地皆平衍,吴璘大军“即其地为壕堑,纵横引水缕行,名曰地网”,以阻遏金人骑兵的奔冲。《要录》卷152绍兴十四年九月辛酉条说:“时和议方坚,而璘独严备,日为敌至之虞,故西兵为天下最。”

吴璘的儿子吴挺(1937-1193),也是抗金名将。官至太尉、少师等要职。绍熙四年(公元51193年)病故。吴挺的儿子吴曦,继续指挥吴家军抗金,担任许多军政要职,但因晚节不保。宋宁宗时,吴曦受金人诱惑据兴州叛,宰相韩侂胄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有如先世勋德之盛,中兴之功居第一”,(卷10开禧三年二月己未条注引)答应给他茅土之封,但是,吴曦还没有来得及看到这封信,就已经被南宋在四川的官员满门抄斩了。这就是吴家军功业后世不显的主要原因。

吴玠之子吴拱受命以三千人守襄阳,朝廷指示他如襄阳有变则退守荆州,吴拱以书遗大臣,申明襄阳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修巩小寨,做御敌准备。吴拱的观点,显然受到其父辈的影响。吴氏在抗金活动中,一向十分注重战略要地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