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的名将世家5

(2010-05-18 07:01:28)
标签:

文化

宋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宋代的名将世家5

——宋史札记之三十二

我楚狂人

五、李家

李处耘是宋初的枢密副使,为禁军主要将领之一,位亚石守信。曾多次参与用兵。其次女为宋太宗皇后,诸子皆继世为将,而以继隆、继和兄弟最有功。

李继隆(950-1005)处耘长子,以荫补供奉官。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弱冠从军参与平定后蜀、江南战役,皆有功,以勇猛知名。宋太宗对北汉的战争开始后李继隆一如既往“奋以先登,勇常冠军”。北汉灭亡后,李继隆作为先锋参加了幽州战役,“高粱河之战”败后李继隆因为战功被命为镇州都监。辽军反攻,监军李继隆云“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大胆违背太宗意图进行正确变阵。辽军惨败,被斩首万级俘三万。

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亲率三路大军南下,李继隆跟随名将潘美迎战于雁门。潘美以曹光实为先锋击溃了辽军,李继隆和潘美乘胜追击,攻破了敌军二十五寨,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万人。同时宋将崔彦进破辽于唐兴斩首数千级,斩辽军大将太尉奚瓦里,府州折家军也取得了胜利,辽军大败,全军溃退。

雍熙二年,党项人李继迁诱杀宋军名将曹光实,攻陷河西三寨,银州等地进围抚宁,李继隆又赴西北讨伐党项,他和王诜等浊轮川一战杀敌五千,李继迁狼狈逃走。收复银州后宋军再破悉利族,斩三千余级,出开光谷西杏子坪降三族首领析八军等三千余众。岌伽罗腻十四族不愿归顺,李继隆与尹宪发动攻击,俘斩七千余级。战后李继隆以辉煌战功被加封为环州团练使。

雍熙三年“雍熙北伐”失败,各路人马伤亡惨重,但李继隆部队“军成列,虏不敢击”,有秩序的撤到了宋境,在定州驻扎。当时有数万败兵溃散到定州,形势混乱,李继隆按照太宗指示,从容的安置败兵,受到太宗的表彰,改任侍卫马军都虞候、武州防御使。同年冬辽军反击全线展开,宋辽战于河间君子馆,宋军刘廷让领兵数万迎战,以沧州都部署李继隆一万精兵为援,刘廷让受到重创死数万。李继隆和沧州副都部署王杲领兵赴援途中遭到辽军优势兵力袭击,寡不敌众。李继隆果断下令退保乐寿却成为刘廷让推托责任的把柄。战后太宗震怒,但事实很快大白天下,李继隆无罪释放。端拱元年李继隆终于被任命为宋军定州都部署,当时“缘边疮痍之卒,不满万计,皆无复斗志,河朔震恐”

端拱元年冬,辽军大举入侵,攻克涿州,陷长城口。李继隆领兵北上增援不敌耶律休哥,退保北平寨。耶律休哥领八万精骑继续南下,陷满城,南下祁州。李继隆再次赴战,激战斩获不少,后依据宋太宗令退保唐河。耶律休哥精锐铁骑迅速扑向唐河。李继隆一面招来镇州都部署郭守文增援,一面在北岸设下二千名伏兵准备背后偷袭。耶律休哥不愧为名将,很快发现了宋军伏兵,他首先对宋军伏兵实施攻击。李继隆见情况有变立即下令荆嗣出战救援,荆嗣杀入重围救出伏兵,迅速退到河边,把军队分为三阵,背水抵抗。辽将耶律休哥亲率骑兵主力登上烽火台求战,然后全力冲击。勇将荆嗣顽强抵抗,战斗拉锯了好几个回合后,荆嗣军抵敌不住且战且退撤到南岸和李继隆主力会合。辽军见势迅速杀过河桥。李继隆下令田敏带领其数百名静塞骑兵来到阵前,田敏 “摧锋先入”。李继隆、荆嗣、郭守文乘势掩杀,辽军大败,横尸遍野,宋军一直追击到满城,斩首一万五千级获马万匹。

端拱二年耶律休哥再率三万铁骑南侵,旨在切断威虏军的补给。李继隆召集镇、定、高阳关精锐万人,毅然出发运粮,归途中遭到耶律休哥追击。李继隆派麾下大将尹继伦偷偷进至辽军后背。到了凌晨尹继伦突然从背后袭击辽军,辽军正在用餐不及防备,。尹继伦杀入辽军指挥部,劈面一刀,耶律休哥手臂差点被砍断,狼狈逃窜,。此刻李继隆和大将王杲,范廷召领兵杀到增援。辽军败状据《宋史》记载“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徐河战后,十年辽军没敢再次大举进攻。与辽国天才统帅耶律休哥的两强碰撞,是李继隆最辉煌的一页。

澶渊之盟,李继隆坚守澶州,英勇作战,才保证了寇准的战略目的得以实施。

淳化年间西北党项李继捧反宋,宋军迅速行动开赴夏州,李继捧被擒拿。至道二年李继隆再次征讨李继迁。至道三年李继隆重建了镇戎军。

至道初,任灵、环十州都部署。真宗即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解兵权。卒,赠中书令。

史称李继隆“公二纪宿卫,四换节旄”,“功臣之号,凡三加焉”。李继隆死后,与故相李沆、王旦同配享于宋真宗庙室。列入宋理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的北宋武将只有四人,李继隆位列其中,另三人是曹彬、潘美、曹玮。可见其功勋卓著。

李继隆弟李继和长期镇守边陲,在宋真宗朝出任殿前都虞侯,领端州防御使。李继隆另一弟继恂,官至洛苑使、顺州刺史。

李氏第三代仍继续为将,其中李继隆之子昭亮,“四岁,补东头供奉官”。历北方前线守将,迁步军及殿前副都指挥使等要职,成为又一代禁军大帅。李昭亮之子惟贤,历知冀州等,领遥郡团练使。李继隆从子昭逊,至供备库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宋代的文化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