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学有术的赵普

(2010-03-27 10:13:32)
标签:

文化

宋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不学有术的赵普

不学有术的赵普

——宋史札记之六

我楚狂人

北宋初年有一位宰相大有名,那就是自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现在有人说起赵普的这句“名言”,大多带着调侃。其实赵普除了读书少些,还是大有本领的人。前文说到的赵普分析五代以来骄兵悍将的那些话,就入木三分。他帮助宋太祖完成“杯酒释兵权”的计划是不世的伟业。不能等闲视之。

赵普(922——992)字则平,生于幽州蓟州(今属北京),后唐末年,先后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洛阳(今河南省洛阳)。赵普本来是一个乡村教师,但是天生就是一个处理事务的高手,后来做了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匡胤的推官掌书记(相当于秘书长吧),从此风云际会。陈桥兵变赵普不但是积极参与者,更是策划者和设计者。杯酒释兵权是赵普一言以决,此举巩固了赵宋政权。在创建赵宋的事业里,赵普居功至伟。

赵宋建国后,赵普三度为相。乾德二年(964),普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负宰相责任。乾德五年(967)春,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这是赵普第一次为相,这是杯酒释兵权后的第六年。赵普为相后勤于政事,推荐人才,克尽职守。但是此后竟发生了“妙不可言”的受贿事件,赵普罢相。事情是这样的。开宝六年(973),普接受吴越王钱俶所送10瓶瓜子金,又违法从秦陇买来木材营建官邸,庇护部下贪赃枉法。宋太祖大怒,普被罢相,出为河阳三城(治今河南商孟县)节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此事一直是后世论史者鄙薄赵普的重要原因,但是,我认为正是赵普可以所为。古来就有权高位重者自污以远祸的做法,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王翦出兵前的一再请赏。能够设计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的赵普何等精明,自然知道自己的地位太高了,贪鄙正是提供给皇帝一个显示威权的机会,何乐而不为。伴君如伴虎啊。所以我说“妙不可言”,赵普的心思很深啊!

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普进封为司徒、梁国公,二次为相。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依普计,不再传位于皇弟赵廷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普再次免相职,出任武胜军(治今河南邓县)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

端拱元年(988),普为太保兼侍中,三度为相宰相。普整顿吏治,惩治不法官员。宋太宗按普建议,对党项采取羁縻政策。淳化元年(990),普因病三次上表辞相职,宋太宗均不准,任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书令。淳化三年(992)春,普又三次上表,请求辞归故里,宋太宗不准,拜普为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俸禄。是年七月,普卒。太宗闻之震悼,废朝五日,赠普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书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追封普为韩王。次年,又诏普配飨太祖庙。有宋文臣荣宠无过于赵普者。

赵普曾说,臣以半部《论语》助先帝(指赵匡胤)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助陛下(指赵匡义)治天下。诚自我解嘲之语也,当不了真。做官别是一种学问,读书不在多少,够用就行。自古多少书呆子笑话赵普,不知被地下的赵普笑话了多少。

 题头图片是赵普画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