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教师读书的时间
(2010-03-18 07:28:56)
标签:
教育规划纲要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还教师读书的时间
——读《规划纲要》有感之八
我楚狂人
几年前我到过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去探望心中的白马湖。当时我的心情有如朝圣,其心情更甚于去王国维的娱庐。因为在白马湖边一字排列的李叔同、丰子恺、朱自清、夏丏尊四座故居足使我这个中学教师砰然心动,因为这四位是大师,同时也是中学教师。弘一法师李叔同是文学的奇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仙佛一流的人物,他的高足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拓荒者,朱自清从白马湖直接走进了清华园,成为一代名流,夏丏尊则是中国“美的教育”的倡导者。然而他们原来都是中学教师。其实有中小学教学经历的大师还大有人在,譬如叶圣陶,譬如吕叔湘。试问,如果今天的中学教师也有走进大讲堂的机会,又有多少人底气十足地独抒自己的见解呢?这就是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少与读书多的区别啊!
我始终觉得,读书必须是想读才读得进去,才能读出味道来。但是,前提是必须给读书人以读书的时间。反观今天的中小学教师,负担实在太重,疲于奔命,根本没有自己读书的时间和精力。在分数第一的评估标准之下,教师已经是应付不暇了。你批评他们做教书匠,岂知教书匠就是被分数逼出来的。还有就是我们现在教师这个职业的定位不对,动不动就是“红烛”,就是“春蚕”,都是毁灭自己,成全别人的悲剧形象。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望过高,而社会给教师的呵护太少。教师就是弱势群体。所以,包括《规划纲要》在内,都只是呼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来没有人呼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所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越敬业的教师越如此。中小学教师往往对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有愧疚,因为他们无暇顾及。中小学教师往往会落后于社会进步的步伐,因为他们无力关注。中小学教师往往知识陈旧,因为他们没有精力读书。
我觉得,为了全民族未来公民的素质,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这就需要教师有充裕的读书时间。为此,我觉得《规划纲要》必须要有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条文。在此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实际情况,重新核定教师的工作量。要保障教师的休息权,要坚决杜绝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的做法。中小学教师要有带薪修学假,有法定的外出进修学习的时间,重新走进大学听听课,更新知识。不要把行政命令式的“继续教育”放在教师法定休息时间,如暑假。这是对教师休息权的粗暴剥夺。
二十年前,我听到名校南菁中学的老校长周石溪先生说,要给老师们读书的时间,不要挤占老师自己读书的时间。多少年来也就是听到这一位校长这样说。相反,看紧校门的校长却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再要出叶圣陶、吕叔湘、朱自清、夏丏尊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更遑论出天才李叔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