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拒绝把教育当政绩搞
——读《规划纲要》有感之六
我楚狂人
上一篇文章我曾经说过,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从高考与高中彻底脱钩开始。也就是说,高考要成为考生的个人行为,高考考分要成为考生的个人隐私。只有这样,高考业绩才不能成为学校的政绩,地方的政绩。只有高考不再成为政绩,学生才能从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还记得前几年的“南京高考之痛”吗?某年,南京高考情况不理想,引发了政府质询,媒体围剿,把一切责任归结到南京的素质教育“过头”了。于是,江苏的素质教育的长堤决口了。所有高中都开始了加班加点,星期六上课已经成了常态,通学生上晚自修成了普遍现象(除苏州市区外,全省的高中通学生都上晚自修)。更有甚者,苏北某“高考强县”周课时达到骇人听闻的81节!还有,江苏的“星级评估”的标准中,明目张胆地把高考的升学指标列入必备条件中去,这标准至今尚在执行。所有这一切,就是把教育当政绩搞的恶果。有句顺口溜这么说,说是现在江苏的基础教育是“苏南学校苏北化,省中学校县中化”。一句话,就是“揪”“死揪”“往死里揪”。
前不久,由江苏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就《意见》转发了《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提出了“五个严格”,即“严格禁止下达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学校违法办学行为。”初步扭转了“南京高考之痛”之后的畸形局面。但是,据我所知,苏北的某些“高考强县”依然故我,一意孤行。如果没有强硬的组织措施,这种做法将会蔓延。如今,在讨论《规划纲要》之际,是否可以从制约措施上想点办法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