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自我专业发展的强烈意识
(2010-01-06 08:20:32)
标签:
教育感悟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教师要有自我专业发展的强烈意识
——关于桐屿中学的思考之四
我楚狂人
在桐屿中学的几天,我发现桐屿中学的师资队伍还是很年轻的,三十几岁的教师就敢说自己年纪比较大了,这在苏州的一些老校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年轻好啊!年轻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易于进步;年轻有冲劲,少顾虑;年轻经得起失败,摔得起跤;年轻多理想色彩,多奇思异想。更重要的是年轻上进心强,提升空间大,年轻就有未来。年轻的诸多好处,关键在于学习,而对年轻教师而言就是要有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
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通常由这些因素构成: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参与精神和科研意识。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他所有职业相比更被人注目,因为社会对为人师表者更苛求。这些我就不多说了。教师的学科知识,现在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应该都过关,问题在于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剧增,知识更新快,稍不抓紧就有落伍之虞。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化学教授对我说,五十年代的化学系毕业生,如果知识不更新,到九十年代只有5%的知识还有用。其他学科何尝不是如此。教师的文化素养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品位,教师的人格魅力。孔子重视“礼乐射御”的教育,古人讲求琴棋书画的修养,就是这个道理。要读书,读各种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教学能力很重要,自己会与教人会完全是两回事。日本的围棋高手木谷实争霸赛败给吴清源,但是他的弟子却垄断了数十年日本棋坛,“六大超一流棋手”成就了日本围棋的辉煌,木谷实是伟大的围棋教育家。我们可以从木谷实成功的例子学到很多东西。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指教师终身都能赶得上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这就靠自己不断学习了。教师是社会性特别强的职业,所以参与精神就尤为重要,要有与人合作的强烈意识。最后就是科研意识,“问题即课题”。教师没有科研意识,就可能沦为教书匠,而具备科研意识才有可能成为教育家。这就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展业发展,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学历进修、非学历培训、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育反思。
我们苏南已经进入“学历高消费”的阶段,硕士生争夺中学教师职位,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桐屿中学的年轻教师有一些还是台州师专的大专学历,未雨绸缪,要赶紧进行学历进修了。非学历进修是指那些教育技能类的进修,如心理知识、信息技术、普通话等,似乎桐屿中学的部分教师的普通话还有提升的空间;还有就是自己的读书活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了。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便法门”,前面已经说过,“问题即课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立课题,搞专题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实践。如果取得成果,及时推广,你也就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了。课题要争取立项,这样影响更大些。而日常的教学反思则是最重要的,要坚持写课后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坚持,就会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学品味。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的要求,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自觉要求。桐屿中学有那么多富有上进心的年轻教师,只要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一定会在这条路上走得很顺畅的。祝愿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