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烟霞18愁容满面的王洪祥老师

标签:
大学文革杂谈 |
分类: 往事如烟 |
愁容满面的王洪祥老师
——大学烟霞之十七
我楚狂人
进大学不久就认识了王洪祥老师,他当时教我们写作。王洪祥老师当时在系里的处境不是很好,所以给我的印象就是经常满面愁容,即使笑起来也是不酣畅的样子。听说原来出身好的王洪祥老师是作为又红又专的典型培养的,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入了另册。而我因为有“白专”嫌疑,在系里有点另类,所以我们师生两个因为相近的处境就渐渐接近起来。
其实王洪祥老师是个很真诚热情的人,总想对人有帮助。他见我写文章出手快,却不喜欢精雕细琢,就引导我注意名家的文章修改。正好当时我们到上海参观鲁迅纪念馆,王老师就给我争取了一个读鲁迅手稿的任务,这一个星期泡在鲁迅纪念馆,让我初步学会了校勘,受益匪浅。这些事我在前些时间写的《我读鲁迅》中的《读鲁迅手稿偶得》中有记载。后来我把所得整理了一下,但是没有寻求发表。当时还没有这个意识。
后来我到陈墓教书,当时与系里的几个老师保持着通信。比较经常地一个是王迈老师,另一个就是王洪祥老师。与王迈老师的通信主要是请教一些学术上的问题,而与王洪祥老师的通讯则更多的是倾吐一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更像是朋友间的交心。当时我到陈墓教书心里是很不痛快的,与周围的人相处也不是很成功,没有很多书看,也没有人交流,很是寂寞孤独。而这个阶段王洪祥老师就是我倾诉的对象,给了我许多安慰。
再后来,王洪祥老师得到一个机会,回到家乡郑州,郑州大学负责筹建新闻系。这让压抑已久的王洪祥老师颇有点踌躇满志。当时王洪祥老师一到郑州大学就写信邀我北上,要我到郑州大学帮他。但是我没有去,一是老母身体日衰,不愿我远离;二是我正在报考钱仲联先生的研究生,我的兴趣还是在古代,不在新闻;三是串联时郑州留给我的印象太不好,不喜欢那个城市。此后,王洪祥老师越来越忙,通信渐稀,遂至断了音讯。其实我心里还是一直想着他的。
去年,我随着学校的旅游团到过郑州,只是路过住了一夜,晚上十点到,清晨就发车去云台山了。汽车穿过完全变样的郑州热闹的街道,我心里却在想着,不知王洪祥老师在这个城市的那个角落,起床了吗?我又想,如果二十多年前我真的到了这座城市,我的生活轨迹将会是怎样的?
题头图片是数学系,当年数学系南边有一排小平房,是教师宿舍,王老师当年就住在这里。今天恢复《大学烟霞》。